每日热点0905

发布时间:

2024/09/05

浏览次数:

1128

每日剪报

公共卫生信息所          2024-09-05

内容导读

TOC \o "1-3" \n \h \u 热点追踪

首个流动儿童专门性关爱保护政策文件出台在居住地享有关爱服务基础清单同日发布

高层动向

雷海潮会见卢旺达卫生部部长萨宾

曹雪涛副主任会见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主席格拉斯

疾控动态

2024年三季度长三角区域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会议暨风险评估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成功举行

我省获批建设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标准研制特色实验室(食品生物毒素方向)

科研动向

生小孩很容易嘛?1.8万中国产妇真实生育数据:

我国妊娠并发症发生率25.04%,生育多胎会增加肥胖、糖尿病风险

无需苦等骨髓移植?首次在实验室创造出

可移植的人类造血干细胞,有望5年内进行人体实验

最佳运动时间段!研究发现,这个点运动,或最有助于延长寿命

浙江大学顾臻团队开发可口服的血糖响应性智能胰岛素,

口服一次控糖一整天,且无低血糖风险

舆情信息

喝碱性水能生儿子?生殖专家:没有数据支撑

泰国首例猴痘患者康复 所有接触者未被感染

国际最新研究:南极野生动物中发现禽流感

加沙中部第一阶段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工作已结束

年轻人减肥流行生酮饮食法 为啥说别随便尝试?

国家药监局公布4起医疗器械违法案件信息

广西逾九成医疗机构设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

国际医学期刊发布专辑聚焦中国女性健康

知名专家联合支招加速消除宫颈癌

新疆举行卫生应急综合演练

创伤性出血 处理要点须记牢

热点追踪

首个流动儿童专门性关爱保护政策文件出台在居住地享有关爱服务基础清单同日发布

2024-09-05 健康报

  本报讯(记者 吴倩)日前,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21个部门联合发布《加强流动儿童关爱保护行动方案》。这是国家层面首个面向流动儿童群体专门制定的关爱保护政策文件。

  《行动方案》提出,到2026年,流动儿童相关政策制度更加优化健全,关爱服务工作更加精准有效,流动儿童关爱保护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到2035年,流动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关爱保护体系全面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更加均等优质,流动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权益得到全面保障。

  《行动方案》提出,开展流动儿童精准监测摸排工作。将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双方或一方离开户籍地,跨县域异地居住或生活6个月以上、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纳入流动儿童监测摸排范围;对监测摸排发现存在家庭生活困难、自身残疾、监护缺失、流浪、心理和行为异常的流动儿童,以及主动提出救助帮扶需求的跨乡镇(街道)的流动儿童,建立重点关爱服务对象信息台账,定期走访探视,加强关爱保护。

  《行动方案》明确加强流动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重点任务。在权益保障方面,推动流动儿童与居住地儿童均等享有教育、医疗、生活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在关爱服务方面,重点从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水平、提供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加强精神文化生活服务、开展城市融入服务4个维度加强对流动儿童及其家庭的关爱支持。

  21个部门同日发布的《流动儿童在居住地享有关爱服务基础清单》,从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发展保障6个方面梳理19项流动儿童关爱服务具体内容。《行动方案》要求,各地要对照《基础清单》制定并发布本地区流动儿童享有关爱服务清单,明确具体服务对象、项目、内容等,覆盖范围和实现程度不得低于基础清单要求,并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政状况等因素进行动态调整,及时修订发布。

摘引网址:https://www.jkb.com.cn/news/industryNews/2024/0905/497443.html

返回目录>>

高层动向

雷海潮会见卢旺达卫生部部长萨宾

2024-09-04 国家卫健委国际合作司(港澳台办公室)

9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在京会见卢旺达卫生部部长萨宾一行,就进一步加强中卢卫生健康合作深入交换意见。

雷海潮介绍了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卫生健康领域改革目标和重点任务。他表示,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即将召开,中方愿以此为契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大全球倡议,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深化双方卫生健康部门间交流,优化升级援卢医疗队工作,进一步加强在医院管理运营、高端医疗装备发展、健康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为推动构建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萨宾感谢中方介绍三中全会精神,尤其是长期对卢医疗卫生事业的无私援助,表示愿为加强两国卫生健康交流合作创造更多便利,期待中方继续帮助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委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参加会见。

摘引网址:http://www.nhc.gov.cn/gjhzs/s3582/202409/e5d95f8cd1

返回目录>>

曹雪涛副主任会见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主席格拉斯

2024-09-04 国家卫健委国际合作司(港澳台办公室)

9月4日上午,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曹雪涛在京会见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主席罗杰·格拉斯一行,双方就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换意见。

曹雪涛表示,今年是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成立110周年,长期以来,基金会为促进中美两国在医学、公共卫生、全球健康等领域的教育、科研和人才培养合作作出积极贡献,中方表示高度赞赏。希望双方互学互鉴,继续加强在医学教育、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医院管理和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应用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曹雪涛还介绍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卫生健康领域改革的目标和举措。

罗杰·格拉斯表示,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重视与中国的合作,愿成为促进中美民间友好合作的桥梁,继续深化与中方在医学教育、医学和护理人才培养、医学科研、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领域的合作。

委科教司、国际司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见。

摘引网址:http://www.nhc.gov.cn/gjhzs/s3586/202409/7f3b80f7b0

返回目录>>

疾控动态

2024年三季度长三角区域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会议暨风险评估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成功举行

2024-09-02 上海市疾控中心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批示指示精神,推动长三角区域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应急工作的深度合作与交流,建立区域卫生应急工作可持续发展合作机制,共同提升长三角区域的公共卫生安全水平。2024年8月27日上午9时,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上海共同签署《长三角区域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合作协议》,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卫生健康委员会和疾病预防控制局领导见证签约。本次签约是对《长三角区域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一体化建设合作备忘录》的进一步落实,这标志着长三角区域联防联控一体化的进一步深化合作。

此次联合风评会议主要针对区域内的重点公共卫生风险进行了评议,三省一市共同回顾了近期长三角区域面临的各类公共卫生风险,并对下一阶段的防控工作提出了风险管理建议;深入讨论了联合风险评估的方法与策略,并就未来的合作与发展达成了共识。

三省一市一致认为应建立区域风险评估工作可持续发展合作机制,不断推动长三角区域卫生应急工作的深度合作与交流,借此次联合风评的机会,沪苏浙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四位主任共同签署了风险评估合作协议,就进一步加强强化信息互通、强化联合评估、强化成果共享、强化科技交流、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定期会商制度、建立评估结果共享机制等7个方面达成了一致意见。

本次合作协议签署后,三省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固化区域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合风险评估合作机机制,提升长三角区域联防联控能力,加快推进长三角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 

摘引网址:https://www.scdc.sh.cn/shjk/gzdt/20240904/8678.html

返回目录>>

我省获批建设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标准研制特色实验室(食品生物毒素方向)

2024-09-04 浙江省疾控中心营食所

8月3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天津召开首批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标准研制特色实验室工作会议,并举办授牌仪式。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俞新乐、省疾控中心书记王桢携我省相关人员参加本次会议。

在会议交流环节,省疾控中心王桢书记介绍了我省特色实验室建设发展思路。食品生物毒素方向特色实验室依托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南昌大学、浙江大学和湘湖实验室共同建设。主要目标为:聚焦食品安全标准和风险管理实际问题,开展生物毒素相关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基础数据库建设、检测/监测技术体系提升完善、风险评估技术开发与评估项目实施、食品安全标准研制等4个关键方向建设,实现生物毒素相关的食品安全工作“基础扎实、技术领先、区域共享、一锤定音”,为系统开展生物毒素相关的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研制创新、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以及食品安全事件监测预警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全力守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标准研制特色实验室是在全国15家国家区域公共卫生中心项目储备库范围内遴选产生的,首批共有7家不同研究领域的特色实验室,分别是天津市、黑龙江省、上海市、浙江省、山东省、湖北省、广东省。

摘引网址:https://www.cdc.zj.cn/ywpd/yyyspaq/ywdt/202409/

返回目录>>

科研动向

生小孩很容易嘛?1.8万中国产妇真实生育数据:

我国妊娠并发症发生率25.04%,生育多胎会增加肥胖、糖尿病风险

2024-09-04 生物谷原创

即使是在科技和医学如此高速发展的现在,生育,对于女性健康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无论在什么时代,每一个新生命的到来都伴随着喜悦与期待,但在这份幸福背后,隐藏着种种挑战。

在古代,生孩子绝对算得上是一场冒险,甚至可能是一场生死离别。幸好,随着现代产科医学和公共卫生学的出现与发展,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都大大降低,但生育对于女性健康的影响还是不可忽视的。

究竟生小孩会对母亲的健康产生怎样的影响?让我们通过国内外多篇研究来给大家科学分析一下。

01. 我国孕产妇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发生情况

2023年,一篇发表在《国际妇产科学》杂志上的文章“我国孕产妇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选取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15个省(区、市)60家医院,采用结构式问卷调查,对分娩1~2年的产妇进行调查,记录其妊娠期、产时和产后合并症/并发症以及人口学特征、既往生育和疾病史等情况,并分析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影响因素。

此项研究共调查了18045例产妇,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5.04%(4518例/18045例),其中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发生率为8.98%(1620例/18045例),胎儿及其附属物异常为7.99%(1441/18045),妊娠并发症为6.79%(1225/18045),分娩、产褥异常为1.29%(232/18045)。

其中,前十位常见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分别为妊娠合并糖尿病17.19%、围产儿异常13.32%、产妇生殖系统疾病13.19%、胎膜早破9.72%、血液系统疾病9.19%、妊娠期高血压疾病8.17%、甲状腺功能异常5.40%、异常分娩4.85%、羊水量异常4.63%及胎盘异常2.88%。

02. 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妊娠并发症发生风险与产妇的年龄、流产次数、产次以及本次分娩方式有关:产妇年龄越大、流产次数越多(≥2次),妊娠并发症发生风险越大,剖宫产产妇发生风险高于自然分娩产妇。

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方面、胎儿及附属物异常方面以及分娩、产褥异常方面分析结果与妊娠并发症发生风险结果一致:高龄产妇发生风险高于年轻产妇,有重复流产史(≥2次)和经产妇的发生风险高于无流产史者和初产妇,剖宫产和助产产妇发生风险高于自然分娩产妇。

综上所述,即使是在科技和医学如此高速发展的现在,生育,对于女性健康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03. 基于小鼠模型,一探“多胎生育”的风险

此前,一项发表在Nature子刊《Experimental & Molecular Medicine》杂志上的文章发现,生育多胎会损害母体胰腺β细胞的增殖能力,从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在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建立多次生育的小鼠模型,探讨了频繁妊娠对母鼠代谢状态的影响。他们选取了9周龄的雌性C57BL/6 J小鼠,让其连续完成三次交配和分娩,并在最后一次分娩后的三周内分析其代谢特征。与此同时,选择同一窝中未参与交配的雌鼠作为对照组。

研究结果表明,经历过多次妊娠的小鼠相较于未妊娠的小鼠更容易出现体重增加,并发展出胰岛素抵抗的现象。当β细胞无法补偿因胰岛素抵抗加剧所带来的影响时,就会出现葡萄糖耐受不良的情况。此外,多次妊娠的小鼠在β细胞对胰岛素抵抗作出反应时,其增殖能力似乎有所减弱。

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分子机制,研究人员发现,多次妊娠的小鼠其胰岛中与细胞增殖相关的基因表达上调较少,这意味着这些小鼠可能无法有效激活增殖机制,从而导致β细胞的增殖能力受损,无法及时增殖以进行补偿。

进一步,研究者还进行了一些初步的临床观察,发现相比于分娩次数较少的女性,多次妊娠的女性更容易出现葡萄糖耐受不良的情况。而对于那些在分娩后体重增加的多次妊娠女性而言,她们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受损,但若女性能够维持甚至减轻体重,则有助于保持其胰腺β细胞的功能。

综上,这项研究表明,多次妊娠很可能导致女性体重上升和胰腺β细胞功能受损,从而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风险。不过,通过产后的锻炼或是清淡饮食来减轻体重,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产后糖尿病的发生几率。

04. 愈加引发重视的“隐形杀手”——围产期抑郁症

除了这些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外,还有一点是需要关注的,那便是“隐形杀手”围产期抑郁。Journal of neurosciences in rural practice 杂志发表了一篇综述,探讨了孕妇出现抑郁症的危险因素。

研究指出,广泛的潜在风险因素,包括社会人口统计学参数、家庭、就业情况,产前决定因素、躯体疾病、医疗政策和妊娠相关结果,都可能会导致孕妇出现抑郁症。而在所有这些风险因素中,缺乏家庭支持是导致产前和产后抑郁最重要的原因。如此看来,一个健康且支持性强的家庭环境,尤其是配偶的支持,几乎可以抵消所有引发抑郁症的因素。此外,研究人员指出,医疗体系所提供的资源也非常重要。

抑郁症并不仅仅是“不高兴”,其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不仅会影响孕妇本身,还会对其他的家庭成员,尤其是小朋友产生重大影响。一项队列研究的结果显示,母亲产前抑郁症是儿童行为问题、儿童自杀意念和成人抑郁症早发的重要决定因素。

小结

总而言之,生育会对女性的身体产生诸多影响。但上文中的种种数据并不是为了吓唬我们,而是提醒我们,生育是一项伟大而神圣的任务,它不应该被视为理所当然,而应该得到全社会的理解、尊重和支持。

同时,相信随着科学技术、医学的不断发展,生育会变得越来越安全。最后,让我们一同向所有的母亲致敬,感谢她们为这个世界带来的每一份生命和爱!

摘引网址:https://news.bioon.com/article/7d59841e7446.html

返回目录>>

无需苦等骨髓移植?首次在实验室创造出

可移植的人类造血干细胞,有望5年内进行人体实验

2024-09-04 生物世界

这项研究可能很快为患有白血病和骨髓衰竭症的儿童带来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澳大利亚皇家儿童医院和墨尔本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在 Nature 子刊 Nature Biotechnology 上发表了题为:Long-term engrafting multilineage hematopoietic cells differentiated from 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取得了一项世界首创的新突破,克服了制造人类血液干细胞的主要障碍,成功在实验室创造了与人类血液干细胞极为相似的血液干细胞——iPS细胞来源的造血干细胞(iHSC),这些干细胞可以产生与人类胚胎中非常相似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为实验室培养细胞用于血液干细胞和骨髓移植铺平了道路。这项研究可能很快为患有白血病和骨髓衰竭症的儿童带来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论文第一作者 Elizabeth S. Ng 表示,基于这项研究,我们可以从病人身上提取任何细胞,将其重新编程成干细胞,然后将这些细胞转化为匹配的血液细胞用于移植,这将对这些脆弱患者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在此之前,尚未在实验室中培养出能够移植到骨髓衰竭动物模型中以产生健康血细胞的人类血液干细胞。而这项新研究开发出了一种工作流程,可以产生与人类胚胎中血液干细胞极为相似的用于移植的血液干细胞。更重要的是,这些人类细胞可以以临床应用所需的规模和纯度进行生产。

在这里,我们建立了一种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分化的实验方案,生成了具有多谱系造血植入(MLE)能力的CD34+造血干细胞,研究团队将其称为iPS细胞来源的造血干细胞(iHSC),该方案的关键要素包括定义的培养基和对CD34+细胞的冷冻保存,以适应未来的临床应用。

实验结果揭示,在免疫缺陷小鼠中赋予CD34+造血细胞MLE能力取决于Wnt配体、视黄酸前体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定时提供,反映了这些分子在造血系统特化中的作用。这项研究为进一步解析iPSC形成造血干细胞的过程并最终实现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研究团队将四个独立iPS细胞系分化的2000万个冷冻CD34+细胞通过静脉移植到免疫缺陷受体小鼠体内,在25%-50%的受体小鼠体内产生了多谱系造血骨髓植入。这些功能定义的、多能CD34+造血细胞被命名为iPS细胞来源的造血干细胞(iHSC),这些造血干细胞在功能上与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所产生的骨髓功能相似,而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公认的成功标准。这项研究为生产造血干细胞用于临床转化的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

该研究还发现,这些实验室培养的人类造血干细胞可以在冷冻保存后成功移植到小鼠体内,这模拟了将捐献者来源的人类造血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之前的保存过程。

研究团队表示,红细胞对氧气运输至关重要,白细胞是我们的免疫防御系统,而血小板通过引起凝血来阻止我们出血。了解这些血液细胞的发育和功能就像破译一个复杂的谜题。通过完善模拟我们体内正常血液干细胞发育的干细胞方法,可以了解和开发针对一系列血液疾病的个性化治疗,包括白血病和骨髓衰竭,从而为这些严重的血液疾病带来治疗新选择。

论文通讯作者 Andrew Elefanty 教授表示,虽然血液干细胞移植通常是挽救儿童血液疾病的关键,但并不是所有患病儿童都能找到理想匹配的供体。来自不匹配供体的免疫细胞会在移植中攻击患者的身体组织,导致严重疾病甚至死亡。开发个性化、患者特异性的血液干细胞可以避免这些并发症,解决供体短缺问题,同时与基因编辑相结合,有助于从根本上纠正血液疾病的致病原因。

最后,Andrew Elefanty 教授表示,下一阶段的工作很可能在大约五年后展开,即进行1期临床试验,以测试在人体中使用这些实验室培养的血液细胞的安全性。

摘引网址:https://news.bioon.com/article/d0df841e41bb.html

返回目录>>

最佳运动时间段!研究发现,这个点运动,或最有助于延长寿命

2024-09-04 医诺维

研究人员表示,虽然运动不是解决肥胖危机的唯一方法,但这项研究确实表明,那些能够在一天中的特定时间运动的人,可能会获得最大的健康收益。

近日,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Diabetes Care 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Timing of Moderate to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Mortality,Cardiovascular Disease,and Microvascular Disease in Adults With Obesity 的研究论文。

研究显示,晚上6点以后进行运动,或最有助于延长寿命,心血管疾病、微血管疾病、全因死亡风险最低。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 UK Biobank 数据库中29836名参与者,平均年龄为62岁,参与者平均BMI大于等于30,其中2995名参与者还被诊断患有2型糖尿病,通过佩戴的手腕加速度计测量了运动情况,分析了有氧MVPA与心血管疾病(CVD)、微血管疾病(MVD)、全因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

根据不同运动时间段,将参与者分为3组:上午(6-12点)、下午(12-18点)和晚上(18-24点)。

有氧MVPA定义为,持续大于等于3分钟的MVPA发作。对照组为每天有氧MVPA少于1次的参与者。

在平均8年的随访期间,共记录了1425例死亡、3980例心血管事件和2162例微血管事件。

研究发现,每天在晚上进行有氧MVPA,对健康有最大益处,心血管疾病、微血管疾病、全因死亡风险最低。

具体来说,与对照组相比,晚上进行有氧MVPA的人,与死亡风险降低61%相关;下午进行有氧MVPA的人,与死亡风险降低40%相关;上午进行有氧MVPA的人,与死亡风险降低33%相关。

此外,对心血管疾病、微血管疾病分析发现了类似的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晚上进行有氧MVPA的人,与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36%相关;下午进行有氧MVPA的人,与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16%相关;上午进行有氧MVPA的人,与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17%相关。

与对照组相比,晚上进行有氧MVPA的人,与微血管疾病风险降低24%相关;下午进行有氧MVPA的人,与微血管疾病风险降低16%相关;上午进行有氧MVPA的人,与微血管疾病风险降低21%相关。

接下来,研究人员分析了肥胖且患有2型糖尿病的人,与对照组相比,晚上进行有氧MVPA的人,心血管疾病、微血管疾病、全因死亡风险最低。

有趣的是,研究人员还发现,运动的频率似乎比总持续时间对健康更重要。

研究人员表示,虽然运动不是解决肥胖危机的唯一方法,但这项研究确实表明,那些能够在一天中的特定时间运动的人,可能会获得最大的健康收益。

尽管如此,研究人员强调,这是一项观察性研究,无法确认因果关系,由于观察设计,不能完全排除潜在的反向因果关系。

除了最佳运动时间段,运动的类型也尤为重要。

早在2016年,《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Associations of specific types of sports and exercise with all-cause and cardiovascular-disease mortality:a cohort study of 80306 British adults "的研究论文。

研究显示,对于降低全因死亡最佳的运动类型依次是:挥拍类运动、游泳、有氧运动,死亡风险分别降低47%、28%、27%;

对于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最佳的运动也是:挥拍类运动、游泳、有氧运动,死亡风险分别降低56%、41%、36%。

摘引网址:https://news.bioon.com/article/51fa84165e21.html

返回目录>>

浙江大学顾臻团队开发可口服的血糖响应性智能胰岛素,

口服一次控糖一整天,且无低血糖风险

2024-09-05 生物世界

该研究开发的血糖响应性胰岛素智能口服制剂显著提升了胰岛素给药的便捷性,一次口服可维持一天的基础血糖稳定,并有效控制餐后血糖波动。

浙江大学药学院、金华研究院和先进药物递释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顾臻教授、王金强研究员团队(博士研究生季康凡为第一作者)在 Nature Nanotechnology 期刊发表了题为:An orally administered glucose-responsive polymeric complex for high-efficiency and safe delivery of insulin in mice and pig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开发出一种可口服糖响应胶束制剂,可经胃肠道递送胰岛素至体内。胶束可在胃肠道中保护负载的胰岛素,减少其突释及降解,增强胰岛素的胃肠道吸收率,并在肝脏形成血糖响应的胰岛素储库;储库可依据血糖高低实时调整胰岛素速率,将适量胰岛素释放至肝脏,再进入外周循环。在1型糖尿病的小鼠和猪模型中,该制剂可以实现一天的血糖控制效果,且无低血糖发生的症状。

人体胰脏中胰岛的β细胞能实时感知血糖变化,并依据血糖水平动态调控胰岛素分泌速率。分泌的胰岛素由肝门静脉进入肝脏,结合肝脏实质细胞的胰岛素受体,发挥降糖作用;未与之结合的胰岛素进入体循环,达到肌肉和脂肪组织,发挥外周降糖作用。这一由肝脏到外周组织逐渐降低的胰岛素浓度梯度,保障了肝脏器官在降糖中的核心作用,使得人体能够高效安全地控制血糖水平。

通常而言,口服药物具有肝脏首过效应,经过肝门静脉进入肝脏后再进行分布,因此口服胰岛素制剂可以模拟内源性胰岛素的分布过程,将胰岛素首先递送至肝脏,随后再进入外周组织。此外,进一步构建口服型葡萄糖响应性胰岛素,模拟β细胞的胰岛素动态智能分泌模式,可增强胰岛素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然而,胃肠道的极端酸性环境、酶的降解作用、以及粘液和肠上皮细胞所构成的屏障,均是实现糖响应胰岛素制剂高效口服的重要障碍。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合成了一种两亲性的两嵌段聚合物(命名为PPF),其亲水端为两性离子型聚甜菜碱,疏水端为4-羧基-3-氟苯硼酸(FPBA)修饰的聚2-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胶束制剂由PPF与胰岛素-锌离子六聚体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和疏水相互作用自组装形成,其流体力学尺寸约50 nm。该胶束可显著缓解胰岛素在胃肠道中的突释并减少酶降解。独特的蠕虫状结构、较小的粒径以及两性离子表面,促进胰岛素在肠道内高效吸收,并通过肝门静脉进入肝脏,在肝脏形成糖响应的胰岛素储库。

在正常血糖条件下,聚合物与胰岛素-锌离子六聚体之间形成了紧密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使得胰岛素得以缓慢而稳定地释放,从而有效维持基础血糖的稳定。然而,在高血糖状态下,葡萄糖会与FPBA迅速结合形成苯硼酸酯键,从而降低聚合物疏水端的正电荷密度及疏水性,刺激胰岛素快速释放,调节血糖恢复正常水平。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该制剂首先将胰岛素释放至肝脏组织,可以形成从肝脏到外周组织逐渐降低的浓度梯度,因此可显著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

在向小鼠灌胃Cy5荧光标记的胶束后,可于小鼠腹部清晰观察到荧光分布,且该荧光强度随时间推移逐步减弱,直至36小时后完全消退。进一步对小鼠离体器官进行成像分析,结果显示胶束特异性地聚集于肝脏区域,而在其它器官则未观察到明显的荧光信号。

图3、a, b,糖尿病小鼠在口服糖响应制剂后,腹腔注射葡萄糖耐量实验中的血糖变化和血浆胰岛素水平变化情况。c,小鼠血糖钳夹实验中,为维持正常血糖状态和高血糖状态,不同给药组别所需的葡萄糖输注速率

在链脲佐菌素诱导的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中,给予口服糖响应制剂3小时后,通过腹腔注射1.5 g/kg葡萄糖,观察到糖尿病小鼠展现出接近健康小鼠的葡萄糖清除效率,且其血浆胰岛素浓度较注射前提升了2.6倍。在随后的血糖钳夹实验中,健康小鼠在口服糖响应制剂或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后,为维持血糖于100 mg/dl,口服制剂组所需的葡萄糖输注量仅为甘精胰岛素组的6%。而对于糖尿病小鼠,为维持其血糖在400 mg/dl,口服制剂组所需的葡萄糖输注量却达到甘精胰岛素组的60%。这10倍的输糖量差异提示,高血糖环境可以显著增强口服制剂对血糖的调控能力。进一步证明了该制剂具备体内糖响应胰岛素释放能力。

图4、a,糖尿病小鼠在连续七日接受口服糖响应制剂治疗后的血糖变化情况(蓝色箭头表示食物的供给,红色箭头表示口服糖响应制剂灌胃,黑色箭头表示PBS灌胃)。b,糖尿病小猪口服糖响应胶束胶囊后的血糖变化情况。c,糖尿病小猪在治疗后的一天内,低血糖、正常血糖和高血糖状态的持续时间

在自发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中,连续七天每日口服一次该剂型,可以有效控制小鼠的餐后血糖,并持续维持正常血糖,显示该制剂具备连续有效控糖的能力。在链脲佐菌素诱导的1型糖尿病小猪模型中,每日一次饲喂胶束胶囊,同样能够有效控制空腹血糖长达一天。其中,口服胶束胶囊能够维持正常血糖状态达10小时,且在此过程中未观察到低血糖情况。相比之下,皮下注射的甘精胰岛素则会导致糖尿病小猪出现平均约3.2小时的低血糖。

另外,该制剂具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实验结果显示,接受治疗的小鼠与正常对照组小鼠在血液生化指标、脂质水平及血液学评估上均无显著性差异。对小鼠的主要器官,进行H&E和Masson染色检测,均未发现明显的毒性反应。同时,在小鼠肝脏及肠道组织中,对相关炎症因子的免疫荧光染色分析结果,排除了该制剂引发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的可能。

总的来说,该研究开发的血糖响应性胰岛素智能口服制剂显著提升了胰岛素给药的便捷性,一次口服可维持一天的基础血糖稳定,并有效控制餐后血糖波动。这为减轻糖尿病患者的用药负担,提出了一种便捷、安全的治疗方案。

摘引网址:https://news.bioon.com/article/740f841659c3.html

返回目录>>

舆情信息

喝碱性水能生儿子?生殖专家:没有数据支撑

2024-09-05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广州9月4日电 (蔡敏婕 张璟)近日,“矿泉水被传能生儿子被抢脱销”的话题登上社交媒体上热搜。广东省生殖医院妇科专家何小红表示,这种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胎儿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与孕妇食用何种食物并无直接关系。

民间流传“碱男酸女”,即认为女方食用酸性食物生女孩的可能性较大;而食用偏碱性的食物,生男孩的机会较多。“我们都知道生男生女取决于受精时精子所携带的性染色体是X还是Y。”广东省生殖医院男科副主任刘晃表示,尽管性别由男性决定,但男性也不能确定自己提供的是X还是Y染色体,生男生女在本质上是随机的。

还有观点称,碱性的阴道环境中,Y染色体的精子活动力强,容易与卵子结合形成男胎,而在酸性的阴道环境中,X染色体的精子容易与卵子结合形成女胎。

“其实这种说法找不到依据,究其原因可说是概念盗用或数据混淆。”刘晃表示,《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1999年第四版)(下称《手册》)提示:“一般正常精液的pH值在7.2-8.0之间,当pH值8.4时,精子的活动力增加”。因此,某些商家或非专业人士歪解此个概念与数据,让民众觉得带有Y染色体的精子在碱性或酸性的阴道环境中活力会存在差异。

“不管是吃碱性食物也好,还是用碱性液体冲洗阴道,都不能影响宝宝的性别。”何小红提醒,女性乱用洗液还可能导致阴道炎。

专家们强调,生男生女都很好,孕育健康的宝宝最重要,建议备孕夫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作息规律、少熬夜,避免烟酒。

摘引网址:https://health.huanqiu.com/article/4JJMqJy20Vi

返回目录>>

泰国首例猴痘患者康复 所有接触者未被感染

2024-09-05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曼谷9月4日电(记者 李映民)泰国疾病控制中心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泰国首例猴痘患者的情况。泰国发现的首例确诊的猴痘患者已康复回家,所有与患者接触者未被感染。

据介绍,该患者是一名66岁的欧洲男性,他从非洲旅行后于8月14日抵达曼谷。8月15日,即抵达曼谷的第二天,他被送往医院,被确诊感染了猴痘病毒,该病毒为 mpox(猴痘病毒)的Ib分支。

泰国疾病控制中心总干事通猜表示,目前该患者已经完全康复,出院回家。此外,与该男子有过密切接触的43人均接受了检测,未发现感染。

通猜表示,泰国第一例猴痘患者已被治疗康复,但疾控部门将继续密切监测新病例,特别是来自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疫情爆发地区的人群。

通猜表示,事实证明,泰国卫生机构针对猴痘病毒的检测方法已被证明非常有效,疾控部门将继续与相关单位合作,持续监测猴痘毒株的突变情况,以检测 Ib分支在该国的传播情况,包括评估变异的影响、根据发现的病毒株类型和严重程度制定诊断指南、改进诊断标准、加强与相关机构的协调以有效控制病毒传播。

摘引网址:https://health.huanqiu.com/article/4JJMAQgENfM

返回目录>>

国际最新研究:南极野生动物中发现禽流感

2024-09-05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9月4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最新发表一篇病毒学研究论文称,研究人员在南极地区的不同鸟类和哺乳动物物种中检测到H5N1禽流感病毒,包括在黑眉信天翁和南极毛皮海狮中。该发现表明,禽流感疾病影响的地理范围正在扩张,并对南极这一偏远地区产生潜在的生态影响以及对野生动物带来威胁。

据论文介绍,南极因其独特的生态系统而闻名,是重点保育对象,一直不受那些侵袭全球其他地区野生动物的多种传染病的影响。不过,近期发现显示,H5N1打破了这种隔离,感染了多种动物。

论文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英国动植物卫生署Ashley C. Banyard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在2022年至2023年夏季对南极以及亚南极地区岛屿上的动物进行了大规模采样和监测。他们在多个鸟类物种(包括棕贼鸥、南乔治亚鸬鹚、南极燕鸥)以及海洋哺乳动物(包括南象海豹)中发现了H5N1。

进一步遗传学分析提示,H5N1禽流感病毒存在来自南美洲的潜在引入途径,可能是通过迁徙鸟的移动传播,并显示该病毒在亚南极地区岛屿上的不同物种和地区迅速扩散。不过,本次研究采样中,一只王企鹅和一只凤头黄眉企鹅在接受检测时未感染该病毒。

论文作者认为,这项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H5N1对南极当地野生动物种群的影响,并引发了对野生动物感染当地之前没有的疾病的担忧。他们指出,进一步研究可探索病毒在该生态系统内的传播、潜在的防范措施,并监测后续传播以保护这些生态系统。因此,未来有必要开展持续监测和生物安全措施,以降低禽流感病毒对南极等偏远地区野生动物的威胁。

摘引网址:https://health.huanqiu.com/article/4JJLsm11WWY

返回目录>>

加沙中部第一阶段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工作已结束

2024-09-05 央视新闻客户端

当地时间9月4日晚间,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宣布,在加沙地带中部进行的第一阶段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工作已经结束,共为189551名儿童接种了疫苗。

5日起,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和拉法地区将开展第二阶段的疫苗接种工作。在这期间,加沙中部地区仍将开放4个医疗点提供疫苗接种服务。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联合国机构已为加沙地带中部超过18万名10岁以下儿童接种了脊髓灰质炎疫苗。联合国机构已经在物流、冷链、人员与通信等方面为5日即将在加沙地带南部地区开展的疫苗接种工作做好了准备。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东与北非地区主任阿迪勒·胡杜尔4日在声明中表示,在加沙地带灾难性的冲突中,过去三天的疫苗接种活动为冲突带来了难得的希望之光。

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表示将继续努力为尽可能多的儿童提供疫苗,同时最重要的是需要在加沙地带实现停火。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是脊灰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常通过污水传播给未经免疫的人群,主要影响5岁以下儿童,病情严重时可致瘫痪或死亡。这种疾病尚无治愈方法,接种疫苗是最经济有效的预防方法。

世卫组织8月22日证实,加沙地带一名未接种脊灰疫苗的10月龄婴儿确诊感染脊灰病毒,是加沙地带近25年来首例病例。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警告,脊灰病毒已在加沙地带传播,儿童面临危险。8月29日,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宣布,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已同意自9月1日开始在加沙地带实施多次人道主义临时停火,以便让当地儿童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

巴勒斯坦卫生部9月3日凌晨表示,加沙地带中部地区的疫苗接种将持续到4日夜间。5日上午开始汗尤尼斯以及周边地区的接种工作,持续四天。9日上午开始加沙地带中北部和北部地区的接种,接种时间也是为期四天。

摘引网址:https://health.huanqiu.com/article/4JJLqPCZgjT

返回目录>>

年轻人减肥流行生酮饮食法 为啥说别随便尝试?

2024-09-05 北京青年报

生酮饮食最初多用于儿童难治性癫痫领域的治疗研究,而近几年,越来越成为受关注的一种膳食减肥方法,尤其是在年轻人中非常流行。年轻人认为其减肥见效快且明显,但伴随生酮饮食法的“走红”,关于它的争议也越来越多,争议的要点在于其对人体健康是否有负面影响,以及是否适合所有体质的人群等。

在进行生酮饮食前,我们先要对它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它对人体会产生不少副作用,基于现有的证据来看,风险大于收益,需谨慎选择。

结构特点是碳水化合物比重极低且脂肪占比很高

生酮饮食最明显的特点就是饮食结构中碳水化合物膳食的比重极低。传统的生酮饮食三大宏量营养素的比例是:高脂肪(占到总热量的70%-80%)、适量蛋白质、极低碳水化合物(每日的碳水化合物摄入要小于50克甚至有时会小于20克)。蛋白质摄入会促进氨基酸转化成葡萄糖,从而阻止酮体的形成,因此生酮饮食也会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当我们膳食中的碳水化合物达到上述量时,血液中的葡萄糖很快会被用完,之后会开始动用储备的能量——肝脏中的糖原为全身供能,两到三天后,糖原也会耗竭,胰岛素分泌会明显下降。这时身体会从“主要利用葡萄糖供能”的状态转换成“主要利用脂肪酸供能”的模式,脂肪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就是酮体,酮体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为大脑提供能量——这就是生酮饮食的原理。

在这种原理下,生酮饮食会产生哪些对减重有效的反应呢?第一,糖原耗竭导致体内水分流失(1克糖原储存3克水分),酮体生成后胰岛素水平较低,会加速排钠利尿,所以前期体重下降很快。第二,碳水化合物摄入的减少会降低胰岛素分泌,同时也减少促进食欲的饥饿素分泌,从而减少主动进食并防止把多余的热量储存为脂肪。第三,脂肪的摄入可以增加饱腹感,减少进食。

生酮饮食“风险大于收益” 会产生何种不良影响?

生酮饮食的短期临床试验和一些个案都显示减肥效果很好,同时对于血糖、胰岛素敏感性、血脂等一些代谢指标也有很好的调节作用,但长期效果并不会比其他饮食模式更好,而且可能会有不少风险。

1.限制各种营养素摄入会出现营养缺乏

极端限制碳水化合物会影响饮食质量,通常也会减少果蔬、全谷物和豆类的摄入,从而导致缺乏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这些食物中的植物化学物质。在没有多种维生素补充剂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营养缺乏症,同时低膳食纤维含量不利于肠道健康,容易便秘。

2.会出现诸多不适应症状甚至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生酮饮食改变了人体的供能模式,人体可能会出现一系列不舒服的感受,如头痛、疲劳、恶心、头晕、胃肠道不适、乏力、心跳异常等,这些情况大多是血糖偏低造成的,人体需要适应这种低糖状态。研究显示,长期使用生酮饮食模式或增加罹患心绞痛、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3.难以坚持且缺乏足够研究支撑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生酮饮食和我们日常的膳食差别非常大,难以长期坚持,且目前缺乏长期和大规模的研究。

九类人群不适宜采用生酮饮食

由于生酮饮食的饮食结构具有特殊性,如果你属于以下几类人群,不建议尝试生酮饮食:

1.脂类代谢异常的人群

2.肝肾功能下降的人群

3.老年人

4.痛风和高尿酸血症人群

5.胆结石和胆囊炎人群

6.泌尿系统结石人群

7.骨质疏松患者

8.抑郁症和精神疾病患者

9.孕妇和乳母

想减肥还不想节食?教你巧用“食物交换法”

零食能满足“口腹之欲”,但如果摄入过多,对身体的影响是很大的,尤其对于减肥人群来说更是能少吃则少吃,不如试试将不健康的食物替换成同样美味但更健康的食物,下面就教大家几个食物交换法,也许牺牲了一些口感,但对于身体的益处会更多。

1.白面包换成全麦面包

白面包采用的是精制面粉制作而成,精制面粉加工过程中会损失部分营养物质,包括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镁和铁等。全麦面包采用的是全麦面粉,全麦面粉在加工处理中保留了外层的麸皮,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镁和铁等营养物质。因此,全麦面包比白面包含有更多营养素和膳食纤维,更能增加饱腹感,对控制体重很有帮助,还能够预防因减肥摄入食物减少而导致的便秘问题。

注意事项:由于目前市面上很多全麦面包并不是真正的全麦粉制作,或者只加了少量全麦粉,因此在选择全麦面包时一定要看食物配料表,配料表第一位是全麦粉的才是真正的全麦面包。

2.酥脆的零食换成坚果

酥脆的零食包括饼干、薯片等,这些零食里面通常都添加了大量的糖、黄油或氢化油,像薯片这样的零食还需要经过高温油炸。这些零食不仅能量高,还含有饱和脂肪或反式脂肪。长期过量食用反式脂肪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还可能增加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因此可以选择腰果、核桃或杏仁等坚果,坚果富含油脂,其中以单不饱和脂肪酸居多,目前已被证实具有保护心脏、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等作用。坚果中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E、膳食纤维和矿物质,对身体的消化代谢、改善血脂、抗氧化等均有益处。

注意事项:坚果虽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但是由于其含有很高的能量,因此建议大家每日食用10克为宜,对于减重人士更加不建议过多食用。

3.冰淇淋换成无糖酸奶配水果

冰淇淋的主要原料有饮用水、牛乳、奶粉、奶油、食用糖等,由于含有奶油和糖,因此能量和脂肪的含量很高,同时奶油中也含有反式脂肪酸。可以选择用无糖酸奶代替冰淇淋,不仅能量比冰淇淋低,同时还能够提供丰富的蛋白质、钙等营养物质,可以在无糖酸奶上面加一些水果,不仅能带来甜蜜的味道,还能够带来维生素C、矿物质、膳食纤维等物质,对于肠道健康、血糖控制都是至关重要的。

注意事项:酸奶和水果一起食用时要注意别一次性吃太多,因为酸奶和水果中都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拉肚子。

4.含糖饮料换成白开水、气泡水、茶水

含糖饮料富含大量的添加糖,经常喝容易导致肥胖及肥胖相关代谢征、糖尿病,更推荐大家选择白开水来替代含糖饮料。喝不惯白开水的话还可以选择茶水。习惯喝可乐等碳酸汽水的人群,如果还是想要追求口腔刺激,也可以适量喝气泡水,但是不建议经常喝。

注意事项:很多人倾向选择含甜味剂的饮料,不仅满足了对于甜味的渴望,同时还能避免过多能量的摄入。然而目前并没有高质量的证据证明人工甜味剂有助于减肥或控制体重,同时部分人工甜味剂安全性也是存在争议的,因此不建议长期大量食用。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905/c14739-40313499.html

返回目录>>

国家药监局公布4起医疗器械违法案件信息

2024-09-04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9月4日电 (记者孙红丽)据国家药监局网站消息,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医疗器械安全巩固提升行动,持续加强医疗器械质量安全监管,严厉打击医疗器械领域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查处了一批违法案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用械安全。现将4起医疗器械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如下:

一、武汉天顺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第三类医疗器械案

2023年6月16日,湖北省药监局对武汉天顺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进行日常检查。经查,当事人生产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第三类医疗器械“个性化基台”,涉案货值金额12000元,违法所得12000元。当事人上述行为违反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2023年10月19日,湖北省药监局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八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对当事人处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设备及原材料等物品、没收违法所得12000元、罚款322200元的行政处罚。

二、陕西健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说明书、标签不符合规定第一类医疗器械案

2024年1月3日,陕西省药监局根据举报线索,对陕西健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经查,当事人生产的第一类医疗器械“医用退热凝胶”说明书、标签中的使用方法,与备案内容不一致,且存在拒不改正情形。当事人上述行为违反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2024年4月2日,陕西省药监局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八十八条第二项规定,对当事人处以罚款85000元的行政处罚。

三、白城市豫兴义乌小商品店未经许可从事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案

2024年2月22日,吉林省白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举报线索,对白城市豫兴义乌小商品店进行现场检查。经查,当事人未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销售无合格证明文件的第三类医疗器械“软性亲水接触镜”等产品,涉案货值金额659.4元,违法所得390.3元。当事人上述行为违反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第一款、第五十五条规定。2024年5月20日,白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八十一条第一款第三项、第八十六条第三项规定,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并对当事人处以没收涉案产品、没收违法所得390.3元、罚款50000元的行政处罚。

四、贵阳钢厂职工医院使用过期医疗器械案

2023年8月15日,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贵阳钢厂职工医院进行现场检查。经查,当事人使用过期医疗器械“血细胞分析用溶血剂”,涉案货值金额1451.52元。当事人上述行为违反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五十五条规定。2023年11月12日,贵阳市南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八十六条第三项规定,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并对当事人处以没收涉案产品、罚款30000元的行政处罚。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904/c14739-40312723.html

返回目录>>

广西逾九成医疗机构设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

2024-09-05 健康报

  本报讯(特约记者 彭远贺)9月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召开广西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发布会通报,广西目前共有医养结合机构177家,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建立签约合作关系800对,一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开设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率达96.8%。

  据介绍,截至今年7月,广西每个县(市、区)均建有1家以上以失能特困人员专业照护为主且具有医养结合功能的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全自治区建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28万个、养老服务床位达25.92万张,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得到持续提升。南宁市良庆区、钦州市灵山县、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被命名为第一批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区),两家养老机构被命名为第一批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25个社区入选“2023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名单。

  此外,广西通过支持医务人员参与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推动养老机构内设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参照执行基层医务人员相关激励政策,加强医务人员继续医学教育,鼓励各高职院校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在各中高职院校积极推进养老服务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试点工作,全面强化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和能力提升。目前,广西高职院校共开设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点15个、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点8个。

摘引网址:https://www.jkb.com.cn/news/industryNews/2024/0905/497439.html

返回目录>>

国际医学期刊发布专辑聚焦中国女性健康

知名专家联合支招加速消除宫颈癌

2024-09-05 健康报

  本报讯(记者 崔芳 通讯员 傅谭娉)日前,国际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在线发布“中国女性健康特别系列”联合专辑。其中,由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朱兰教授、郎景和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赵方辉研究员,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乔友林教授等共同发表的分析性文章《中国如何实现世界卫生组织(WHO)“2030年消除宫颈癌”的目标》评估了中国在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接种、筛查和治疗等领域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建议和方案。

  据介绍,此次《英国医学杂志》发布的“中国女性健康特别系列”联合专辑,由北京大学医学部乔杰院士发起,联合中国多家医疗机构和研究机构专家共同参与研究和文章撰写。该联合专辑由9篇系列文章组成,在中国女性健康状况极大改善的背景下,分析了中国女性健康的现状,聚焦生育率下降、出生缺陷防控等话题,提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女性健康的建议。

  上述聚焦宫颈癌防控的分析性文章提到,宫颈癌是全球女性第四大常见恶性肿瘤,防控形势严峻。宫颈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可防可控的恶性肿瘤。2018年,WHO提出消除宫颈癌的全球行动倡议。2020年,WHO发布《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提出在2030年实现90%的女孩在15岁前完成HPV疫苗接种,70%的女性在35岁和45岁之前接受高效宫颈癌筛查,90%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确诊患者得到规范治疗和管理的目标。

  该文章介绍,近年来,中国在宫颈癌防治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与探索。但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卫生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实现消除宫颈癌的目标仍然面临巨大挑战。

  该文章指出,加速消除宫颈癌可减轻社会疾病负担,为中国其他癌症防治作出示范。在HPV疫苗接种方面,根据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中国约有750万名14岁女孩,按照WHO提出的90%接种率,每年需要1350万剂疫苗供应。目前中国已批准上市5种HPV疫苗,其中包括2种国产疫苗。随着新一代候选疫苗的开发,中国HPV疫苗的生产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在宫颈癌筛查方面,中国不仅需要提高宫颈癌筛查覆盖率,还需要因地制宜制定适宜国情的筛查策略,建立有效的管理筛查和随访信息系统。在治疗方面,需优化筛查和治疗之间的衔接,进一步提高治疗覆盖率。针对中国农村地区的一项大规模研究显示,电子阴道镜检查和热凝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即筛即治”是中国目前最经济有效的实施方法。

  该文章聚焦提升医疗服务可及性、创新技术研发应用、提升疫苗接种和筛查覆盖率等,提出一系列可行方案:从国家顶层规划层面推动全面强化宫颈癌的一级预防,为符合条件的女性提供平等可及的医疗服务;加快对自采样技术、即时检验(POCT)技术、人工智能辅助筛查/诊断技术等创新技术的研发和审批。该文章还建议,在过渡期内,可在仔细评估后采用单剂次HPV疫苗接种或延长筛查间隔的策略,以扩大接种和筛查覆盖率。

摘引网址:https://www.jkb.com.cn/news/industryNews/2024/0905/497433.html

返回目录>>

新疆举行卫生应急综合演练

2024-09-05 健康报

  本报讯(通讯员 宋楚娇 特约记者 夏莉涓)日前,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自治区疾控局、自治区中医药局主办的“护佑生命应急天山”卫生应急综合演练在伊犁职业技术学院卫生健康学院举行,来自全疆的20支卫生应急队伍720余名队员参加演练。

  此次演练模拟发生突发性不明原因传染病和重特大地震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及次生公共卫生事件,着重展示了自治区卫生应急系统应对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时的协同处置能力,以及各专业队伍的实战能力等,展现了新疆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和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体系建设成果。

摘引网址:https://www.jkb.com.cn/news/industryNews/2024/0905/497440.html

返回目录>>

创伤性出血 处理要点须记牢

2024-09-05 健康报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摔伤、运动伤(如滑板伤、滑雪伤)等外伤有增加趋势。摔伤后,尤其在夏秋季,由于大家穿着较薄,容易出现皮肤破损、出血等情况。严重的外伤还可能导致骨折,骨折往往伴随着周围软组织的严重损伤,如骨折移位刺破皮肤,既形成开放性骨折,又会出现开放伤口的出血。

  出现创伤性出血后,在事发现场的正确处置对伤员后续的治疗非常重要。及时有效地处理出血,可以帮助减少血量损失,降低感染风险并提高伤员的生存率;对可疑骨折肢体的临时处理,有助于降低二次损伤的风险。

  创伤性出血分哪几种

  创伤性出血包括动脉出血、静脉出血以及毛细血管损伤出血。动脉出血通常呈鲜红色,流量大而迅速,呈喷射状;静脉出血则比较稳定,多为暗红色,且持续涌出;毛细血管损伤出血多为渗血,呈鲜红色,自伤口缓慢流出。不论出现以上哪种情况,大家都需要迅速采取措施,以防大出血而使伤员陷入休克,甚至致死的情况发生。

  流血不多时如何快速止血

  当伤口流血不多、周围皮肤污染较重时,应先对伤口进行彻底清洗。清洗可选用自来水或纯净水,如条件允许,可用碘伏进行消毒后再进行包扎,如无碘伏等消毒材料,可清洗后直接包扎,然后就医。如伤口周围污染不严重,可直接包扎后就医。包扎常选用绷带、三角巾等器材,当急救现场没有上述常规包扎材料时,可用身边的衣服、毛巾等材料进行包扎。包扎时,协助伤员呈舒适体位,尽量暴露包扎部位,当用绷带或其类似物进行包扎时,需正确抓持绷带卷,左手持绷带头,右手持绷带卷,以绷带外面贴近包扎部位,通常按照从左到右,由远心端向近心端的顺序缠绕。

  常用的包扎方法有以下几个。

  ★环形包扎法:常用于肢体较小部位的包扎,或用于其他包扎法的开始和结束。包扎时打开绷带卷,把绷带斜放伤肢上,用手压住,将绷带绕肢体包扎一周后,再将绷带头和一小角反折过来,然后继续绕圈包扎,第二圈盖住第一圈,包扎3~4圈即可。

  ★螺旋包扎法:绷带卷斜行缠绕,每圈压着前面的1/2或1/3。此法用于肢体粗细差别不大的部位,是最常用的包扎方法。

  ★反折螺旋包扎法:螺旋包扎时,用一拇指压住绷带上方,将其反折向下,压住前一圈的1/2或1/3。用于肢体粗细相差较大的部位。

  ★“8”字包扎法:多用于手部、踝部、肩关节部位的包扎。在关节上方开始做环形包扎数圈,然后将绷带斜行缠绕,一圈在关节下缠绕,两圈在关节凹面交叉,反复进行,每圈压过前一圈的1/2或1/3。

  ★回返包扎法:用于头部、指(趾)端及断肢残端的包扎。先采用环形包扎法,再将绷带反折90度,反复来回反折。第一条在中央,以后每条依次向左右延伸,直到伤口全部覆盖,最后进行环形包扎,压住所有绷带反折处。包扎完毕,绷带末端可用胶布粘合,如没有胶布,可采取末端撕开打结或末端反折打结固定。

  流血较多时如何快速止血

  伤口流血较多时,如果伤口处没有异物,应立即止血。

  常用的止血方法有以下几个。

  ▲直接压迫法:用干净的纱布或衣物直接压在伤口上,持续10~15分钟。切勿松开以查看出血情况,以免破坏已形成的血块。同时将伤肢抬高,以减少血流速度。

  ▲加压包扎法:此法多用于静脉出血和毛细血管出血。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毛巾、布块折叠成比伤口稍大的材料盖住伤口,再用绷带或折成条状的布带或三角巾紧紧包扎,其松紧度以能达到止血目的为宜。

  ▲止血带法:若无法通过直接压迫止血,可以使用止血带,但需注意不要过紧,以免损伤周围组织。止血带不可直接缠在皮肤上。止血带的相应部位要有衬垫,如三角巾、毛巾、衣服等均可。止血带绕扎标准部位,在上肢对应为上臂中上1/3,在下肢对应大腿中上1/3。如急救现场无止血带,可使用衣服、床单等较宽大的物品代替,不可使用无弹性细绳等物品,以免损伤下方的皮肤。在成功止血后,用无菌纱布或干净的布条、毛巾固定伤口,包裹整个伤口区域,但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注意:当伤处存在异物时,禁止在急救现场拔出异物或者调整异物方向,如异物较大,应用无菌敷料、棉垫或干净毛巾、布块等挤靠住异物使其无法活动,然后用绷带加压固定。

  救助骨折伤员注意什么

  不要随意搬动伤员 如果怀疑伤员可能有骨折,切勿随意移动或搬动伤肢,以免加重伤情或造成永久性损伤。

  固定伤肢 可以用衣物、枕头或其他软垫物支撑伤肢,以减少医护人员移动时伤员有不适感。可以用硬纸板、长木条等,以绷带或布条捆扎,临时固定伤肢。如怀疑存在脊柱骨折时,颈部损伤应以颈托制动;胸腰部损伤需改变体位时,应轴线翻身。

  冷敷 如果伤肢疼痛、肿胀明显,可以把冰袋或冷湿毛巾轻轻放在损伤处冷敷,每次敷15~20分钟,有助于减轻疼痛、肿胀等症状。冷敷时,冰袋或湿毛巾不可直接接触伤肢的损伤处,以免造成进一步损伤。

  需要注意的是,当存在开放性骨折伴有骨折端外露时,禁止现场复位还纳、冲洗,需用无菌敷料或干净毛巾、布块等覆盖伤口并用绷带进行包扎,包扎时应适度牵引骨折端,防止其反复异常活动。

摘引网址:https://www.jkb.com.cn/science/2024/0905/497422.html

返回目录>>

—————————————————————————————————————————————————————

《每日剪报》编发人员:

采集:罗燕

编排:罗燕

审校:张卫

联系电话

028-85580303

周一至周五 9: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