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热点0904

发布时间:

2024/09/04

浏览次数:

1189

每日剪报

公共卫生信息所          2024-09-04

内容导读

TOC \o "1-3" \n \h \u 热点追踪

十四部门发布指导意见,到2030年乡村健康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高层动向

“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志愿服务总队在新疆开展“名医走基层—志愿服务行”活动

中国疾控中心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先遣队赴辽宁葫芦岛开展洪涝灾害灾后卫生防疫工作

疾控动态

中心协助昌都市疾控完成传染病监测预警培训及人才培养项目

省疾控中心健教所赴郧西县等地开展成人烟草流行监测复核工作

科研动向

Nature:重要发现!科学家识别出能让机体更易患上结核病

但却不会患其它感染性疾病的特殊遗传突变!

「最佳的运动类型搭配」两项研究证实:适度到剧烈的身体活动+肌肉强化活动

可显著降低普通人和癌症幸存者的全因及癌症死亡率!

Science重磅:这种抗癌药成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新希望,能够挽救记忆和大脑功能

Science子刊:免疫-纳米颗粒+衰老诱导剂,双管齐下治疗胰腺癌

舆情信息

带饭别带绿叶菜?带饭的这10个实战技巧必须学起来

“喝完猛睡12小时”,这瓶运动饮料被小红书网友当“安眠神器”喝

医生提醒:做这个检查时,最好别穿运动服!

镇江市消协:不存在“可食用”的儿童牙膏

悉尼大学研究揭示:心脏病治疗中的碳足迹差异显著 为低碳医疗决策提供依据

青少年运动如何科学防护

国家医保局:推动群众办事报销简简单单、医保基金管理清清楚楚

最新进化的脑区更易衰老

单身女性冻卵 是非如何裁定

热点追踪

十四部门发布指导意见,到2030年乡村健康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2024-09-04 光明日报

  本报北京9月3日电(记者金振娅)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爱卫办、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等14个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推进健康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3日公布。指导意见明确了健康乡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要求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健康保障。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30年,乡村健康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居民能够便捷获得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个人医疗卫生负担可承受;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重大疾病危害和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到2035年,建成健康乡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差距和居民健康水平差距显著缩小。

  指导意见强调,健康乡村建设要聚焦全方位提升乡村卫生健康服务水平,从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功能布局优化、人才队伍发展、运行机制完善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聚焦持续提升乡村居民健康水平,进一步强化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守住不发生规模性因病返贫致贫的底线;聚焦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目标,构建乡村健康环境,因地制宜发展健康产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在推进健康乡村建设的过程中,指导意见明确,要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以乡村两级为重点,补齐农村卫生健康服务短板,统筹各方面力量和政策措施协同推进,更好地维护农村居民健康。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904/c14739-40312650.html

返回目录>>

高层动向

“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志愿服务总队在新疆开展“名医走基层—志愿服务行”活动

2024-09-03 国家卫健委宣传司

2024年8月29-3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组织“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志愿服务总队队员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开展“名医走基层—志愿服务行”。来自北京、陕西、新疆等省份的志愿服务总队队员庄仕华、周福德、唐子人、周继朴、施秉银、孙宁、玛依努尔·尼牙孜前往阿勒泰市红墩镇中心卫生院,为当地各族群众进行义诊。

8月30日上午,庄仕华、施秉银、孙宁、唐子人、玛依努尔·尼牙孜来到阿勒泰地区人民医院,深入相关专科病房进行带教查房,与当地医务人员开展疑难病例讨论。

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名医走基层—志愿服务行”已开展27场,足迹遍及15个省份,以实际行动为群众送健康。

摘引网址:http://www.nhc.gov.cn/xcs/s3578/202409/5f3025cf684

返回目录>>

中国疾控中心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先遣队赴辽宁葫芦岛开展洪涝灾害灾后卫生防疫工作

2024-09-02 中国疾控中心

  8月19日,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发生强降雨,遭遇严重洪涝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国疾控中心高度重视,应急中心第一时间安排重大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先遣队队员做好备勤准备,同时组织中心相关单位开展洪涝灾区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题风险评估。

  8月24日上午,根据国家疾控局要求,环境所潘力军、丁培,传染病所熊衍文和应急中心王霄晔等4名中心重大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先遣队队员组成国家公共卫生专家组,抵达葫芦岛市建昌县洪涝灾区,指导当地饮用水卫生、环境消毒、传染病防控等灾后卫生防疫工作。专家组抵达后第一时间与辽宁省疾控局、辽宁省疾控中心,葫芦岛市及建昌县卫健委(局)、疾控局及疾控中心等工作人员进行对接并组成联合工作组,先后赴洪涝灾害重灾区雷家店乡、黑山科乡、大屯镇、杨树湾乡、和尚房子乡、养马甸子乡、巴什罕乡7个乡镇及其安置点,开展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环境消杀、传染病防控、居家环境清理等现场调查和指导工作;联合工作组赴建昌县疾控中心重点查看实验室饮用水理化和微生物指标的检测仪器、使用的检测试剂,样品采集和检测情况,现场查阅和讨论了集中式供水、分散式供水和家庭终端用户水质的检测结果,分析饮用水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等超标的原因,提出防控建议。专家组充分发挥专业指导作用,对发现的风险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建议,圆满完成本次救灾防病任务,于8月29日结束现场工作返京。

摘引网址:https://www.chinacdc.cn/zxdt/202409/t20240902_296640.html

返回目录>>

疾控动态

中心协助昌都市疾控完成传染病监测预警培训及人才培养项目

2024-09-02 福建省疾控中心

应昌都市疾控中心邀请,我中心选派黄文龙、叶雯婧、林嘉威三名同志,于2024年8月22日至28日奔赴昌都市,开展传染病监测预警培训及人才培养项目。

本次培训旨在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监测预警基层专业人员和专业骨干,构建监测预警人才梯队,提升基层传染病监测预警专业人员的知识储备,推动昌都市传染病监测预警队伍的能力建设以及医防融合的合作模式。昌都市各级医疗机构、疾控中心、各县(区)卫生行政部门以及乡镇卫生院的有关领导和专业人员,共计160余人参加培训。

在培训过程中,三位同志分别就传染病监测报告规范、监测数据收集及分析、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情报筛选和传染病预警等内容进行授课。课程内容紧密贴合当地传染病监测预警工作实际需求,提升了当地医疗卫生行政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传染病监测预警能力。

此次人才培养项目的完成,充分展现了我中心与昌都市疾控中心之间的深厚情谊与紧密合作,为昌都市传染病监测预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保障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

摘引网址:http://www.fjcdc.com.cn/show?ctlgid=548424&id=22953

返回目录>>

省疾控中心健教所赴郧西县等地开展成人烟草流行监测复核工作

2024-09-02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为规范实施我省成人烟草流行监测项目,提升入户调查质量,近日,省疾控中心健教所组织专业人员赴郧西县、黄石市、汉川市、罗田县、崇阳县开展项目现场复核。

健教所专业人员先后走访了郧西县店子镇、黄石市铁山区城关镇、汉川市田二河镇、罗田县胜利镇等地,对烟草流行监测中的组织实施、入户流程、质量控制等工作进行详细了解。

专业人员在各监测点随机抽取36名调查对象,采取入户、电话随访等形式,将他们的家庭成员、文化程度以及吸烟情况等信息与调查系统的数据进行比对核实,对复核不一致的地方进行核查,处理发现的问题,与当地工作人员交流,总结经验教训,为圆满完成项目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摘引网址:https://www.hbcdc.cn/xwdt/gzdt/10539.htm

返回目录>>

科研动向

Nature:重要发现!科学家识别出能让机体更易患上结核病

但却不会患其它感染性疾病的特殊遗传突变!

2024-09-03 生物谷原创

这一研究发现或许解决了科学界长期存在的一个谜团,即为何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性疾病的TNF抑制剂会增加机体感染结核病的风险。

结核病是世界上传染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据推测,这些死亡患者可能占到了结核病感染人数的5%,抗生素能挽救一些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生命,但在感染的流行程度和其影响的目标严重程度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鸿沟,如今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机体对结核病的遗传易感性或许就是造成这一差距的主要原因。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题为“Tuberculosis in otherwise healthy adults with inherited TNF deficiency”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安蒂奥基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罕见的遗传突变,携带这种突变的个体或许更易于患上结核病,但奇怪的是,其并不会患上其它感染性疾病,相关研究发现或许会颠覆长期以来科学家们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假设。

科学家们早就知道,机体后天缺乏一种称之为TNF的促炎性细胞因子或许与结核病发病风险增加直接相关,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揭示了TNF缺陷背后的遗传原因以及潜在的机制,即缺乏TNF会促使肺部中的特定免疫过程丧失功能,从而导致严重的靶向性疾病。TNF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机体免疫反应的关键刺激子,实际上其发挥的作用可能要小得多,这一发现或许具有非常深远的临床意义。研究者Casanova说道,过去40年的科学文献已经将多种促炎性功能归因于TNF,但除了能保护机体肺部抵御结核分枝杆菌外,其或许在机体炎症和免疫力方面发挥的作用有限。

20多年来,研究者Casanova的实验室抑制在同多个国家的研究人员联合研究引起结核病的遗传原因,他们维护着一个不断增长的全外显子组序列数据库,这些数据库来自迄今为止超过25,000名全球患者,其中大约有2000名个体患有结核病。多年来,研究人员识别出能让一些人群对于结核病易感的多种罕见遗传突变,比如,CYBB基因的突变就能促使一种称之为呼吸爆发(respiratory burst)的免疫机制失效,而呼吸爆发会产生活性氧自由基,尽管其名字听起来像是肺部发生的事件,但实际上其会发生在机体全身的免疫细胞中。ROS能帮助吞噬细胞摧毁被吞噬的入侵者,如果ROS无法产生的话,这些病原体就会不受控制地防止,从而导致机体出现衰弱的并发症,因此,CYBB突变的携带者不仅容易感染结核病,而且还容易感染多种感染性疾病。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推测,类似的先天性免疫错误或许是哥伦比亚两名患者(28岁女性和其32岁的堂兄)反复因严重的肺部疾病住院治疗随后发现复发性结核病感染的原因,在每个周期中,其对抗结核病抗生素的反应良好,但在一年内其又会疾病复发。让研究人员费解的是,其长期健康记录显示,机体免疫功能正常,且其它方面也都很健康;为了发现这两名患者为何更容易患结核病,研究人员对其机体的全外显子组进行测序,并对其各自的父母和亲戚进行了遗传分析。

这两名患者是其大家庭中仅有的携带TNF基因突变的成员,该基因编码着与机体多种生物学过程调节相关的蛋白,TNF,简称为“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增加TNF的产生往往与多种疾病发生相关,比如感染性休克、癌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恶质病等,这些疾病都会导致危险的体重下降表现。这种蛋白质主要是由一种称之为巨噬细胞的吞噬细胞所分泌,巨噬细胞依赖于“呼吸爆发”所产生的ROS分子来消灭其所摄入的病原体。

在这两名患者中,其机体的TNF基因无法发挥功能,从而就阻断了“呼吸爆发”的发生,进而阻断ROS分子的产生,结果患者机体中位于肺部的肺泡巨噬细胞就会被结核分枝杆菌所侵染。研究者Boisson-Dupuis博士说道,我们都知道,呼吸爆发对于保护机体抵御多种分枝杆菌的感染非常重要,但如今我们发现,TNF实际上能调节这一过程,而且当肺泡巨噬细胞中缺乏TNF时,个体就会对呼吸传播的结核分枝杆菌更加易感。她补充道,让人惊讶的是,我们的研究对象是从未感染过其它感染性疾病的成年人,尽管其反复暴露于病原体中,其机体显然会选择性地面临感染结核病的风险。

这一研究发现或许解决了科学界长期存在的一个谜团,即为何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性疾病的TNF抑制剂会增加机体感染结核病的风险,如果没有TNF的话,防御它的关键部分或许就会失效。这一研究发现或许能帮助研究人员对TNF在免疫功能中的角色进行彻底重新评估,并有望帮助开发新型疗法。

最后研究者表示,TNF是机体抵御结核病的免疫力所必需的,但其对于抵御其它很多病原体而言似乎是多余的,所以问题就在于,还有哪些促炎性细胞因子在做我们认为TNF所做的工作,如果能在这一方面取得重大发现的话,研究人员或许就能阻断这些细胞因子的功能而不是利用TNF来治疗炎性在其中发挥作用的人类疾病。

摘引网址:https://news.bioon.com/article/afdb841534e2.html

返回目录>>

「最佳的运动类型搭配」两项研究证实:适度到剧烈的身体活动+肌肉强化活动

可显著降低普通人和癌症幸存者的全因及癌症死亡率!

2024-09-03 生物谷原创

以上研究表明MPA、VPA和MSA水平可能与最佳降低死亡风险有关。高于推荐水平的MPA和VPA可分别进一步降低癌症死亡和全因死亡的风险,肯定了运动“抗癌”的理论。

“运动有益身体健康,可以降低多种疾病的发病风险”,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道理,但是现实生活中,工作加班、朋友聚餐、心情不好压力大、懒癌发作等等缘由,导致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锻炼成为了一个有缘再见的“Flag”。

根据2022年赫捷院士团队在JNCC发表的中国最新癌症数据,我国缺乏锻炼的人群和肥胖人群不断升高,而这也导致一些乳腺癌、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发病率的不断上升[1]。

这时候,应该有人会疑惑了:运动真的对癌症等有影响吗?那我运动多久才会有影响呢?

近日,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超50万参与者、中位随访10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2],他们发现,以不进行MPA和VPA,MSA<2次/周为对照,全因死亡、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的风险下降确实存在“最佳运动组合”!在最佳组合下,风险下降分别可达50%、70%和56%!

这里简单解释一下,MPA是指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这类活动会提高你的心率,但仍然能够进行对话。例如,快步走或在平地上骑自行车;VPA是指高强度的身体活动,这类活动会让你的心率显著提升,呼吸急促,使得说话变得困难。例如,跑步或快速骑自行车;MSA是指肌肉强化活动,这类活动旨在增强肌肉力量与耐力,通常涉及到对抗阻力的练习,比如使用哑铃做举重或进行俯卧撑等。

这项研究对美国国家健康访问调查(NHIS,1997-2018)数据进行了汇总,经过一系列筛选条件后,最终共纳入了500705名符合条件的美国成年人,中位随访时间为10年。共发生56148例全因死亡,其中17123例为心血管疾病死亡,12839例为癌症死亡。

根据统计结果,有35%的参与者没有进行适度的有氧身体活动(MPA)和剧烈的有氧身体活动(VPA),且肌肉强化活动(MSA)<2次/周。对此,研究人员计算了不同MPA、VPA和MSA的组合分别与全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风险降低的关联。

不同的运动搭配组合对全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风险影响不同

研究发现这种组合方式:每周进行>0-75分钟的MPA(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150分钟的VPA(高强度的身体活动)+≥2次的MSA(肌肉强化活动),能够显著降低相关风险,下文简称为“最佳运动组合”。

具体而言,与对照组(不进行MPA和VPA,MSA<2次/周为对照)相比,每周进行>150-225分钟以上的MPA、>0-75分钟的VPA以及每周2次或更多MSA训练能够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而每周进行>300分钟以上的MPA、>0-75分钟的VPA以及每周2次或更多MSA训练能够显著降低癌症死亡率。

研究人员还计算了校正后的死亡率,对于全因死亡来说,对照组的全因死亡率为9.8/1000人年,而最佳运动组合可以降低50%全因死亡风险,使得全因死亡率下降至5.2/1000人年。

类似的,对于心血管疾病死亡来说,对照组死亡率为2.9/1000人年,最佳运动组合使得死亡率下降至0.9/1000人年,另外,>0-75分钟/周的MPA和>75-150分钟/周的VPA组合也能使死亡率下降至0.9/1000人年,这组参与者的死亡风险下降69%。对于癌症死亡来说,对照组死亡率为2.2/1000人年,最佳运动组合下降至1.0/1000人年。

(小科普:“人年”(person-years)是一种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常用的计量单位,用来量化一组人在一定时间内累积的暴露时间或随访时间。这个单位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估算在特定时间段内,某个群体经历某种结果(如疾病、死亡等)的风险或发生率。例如,如果有1000个人被跟踪调查了一年,这就等于1000人年;如果研究中有500个人被跟踪了两年,这也同样等于1000人年。通过使用人年,研究者可以标准化不同规模或随访期的数据,从而更公平地比较不同组之间的结果发生率。)

校正了组间死亡率差异后,对于全因死亡来说,最佳运动组合可以预防1.5-4.7/1000人年的死亡,对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最高可预防2.0和1.2/1000人年的死亡。

综上所述,MPA、VPA和MSA三种运动的不同时间的组合能够为全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风险下降提供不同的益处,也支持了每一类别的运动都具有独立益处的观点,但如果想要最大程度降低癌症和全因死亡的风险,可能需要进行比指南推荐更多的MPA和VPA。

不过,笼统说运动可以降低癌症,是不是觉得有点不可思议?那我们从具体的癌症种类出发。

更高水平的MVPA+MSA是降低肺癌幸存者死亡风险的最佳运动组合

近日武汉大学、海南医科大学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人员在BMC pulmonary medicine杂志发表了研究成果,探讨了中度至剧烈体力活动MVPA和MSA(肌肉强化活动)的不同组合与肺癌幸存者全因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的相关性[3]。

此项研究经过筛选,共纳入785名有肺癌病史的成年人,中位随访时间为3年。其中,只有28.7%的癌症幸存者进行了每周MVPA≥60分钟的身体活动,而12.5%的癌症幸存者进行了≥2次MSA。在中位随访3年期间,共发生了349例(44.5%)全因死亡,其中包括232例(29.6%)癌症死亡。MVPA时间和MSA频率较高的肺癌幸存者的全因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风险显著降低。

对一些混杂因素进行调整后,与MVPA < 60分钟/周和MSA < 2次/周组相比,MVPA≥60分钟/周+MSA < 2次/周组以及MVPA≥60分钟/周+MSA≥2次/周组的全因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的风险比分别为0.50、0.37以及0.52、0.27。

在MSA < 2次/周的参与者中,MVPA每增加1小时/周,全因死亡风险和癌症死亡率分别降低21%和16%;而在MSA≥2次/周的患者中,MVPA每增加1小时/周,癌症死亡风险就能降低41%。

以上结果证明,更高水平的MVPA+MSA,能显著降低肺癌幸存者死亡风险。这也进一步证实了上述“最佳运动组合”,确实是有更多的健康益处!

小结

以上研究表明MPA、VPA和MSA水平可能与最佳降低死亡风险有关。高于推荐水平的MPA和VPA可分别进一步降低癌症死亡和全因死亡的风险,肯定了运动“抗癌”的理论。

选择最佳运动组合可以减轻人体免疫系统的压力、改善生活质量、舒缓情绪、放松身心。可以说是“性价比”超高!心动不如行动,赶紧从沙发上起身吧!

摘引网址:https://news.bioon.com/article/494684166947.html

返回目录>>

Science重磅:这种抗癌药成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新希望,能够挽救记忆和大脑功能

2024-09-03 生物世界

这项研究表明,抑制IDO1酶,阻断其介导的色氨酸向犬尿氨酸的转化,通过恢复星形胶质细胞代谢,挽救了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的海马体记忆功能。

斯坦福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合作,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Science 上发表了题为:Restoring hippocampal glucose metabolism rescues cognition across Alzheimer’s disease pathologie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表明,阻断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DO1)能够恢复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的大脑星形胶质细胞的葡萄糖代谢,并挽救记忆和大脑功能。而IDO1抑制剂目前正在开发用于不同类型癌症(包括黑色素瘤、白血病和乳腺癌)的治疗,表明这种为治疗癌症而开发的药物有望成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疗法。

了解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代谢下降带来的益处不仅会影响那些已确诊的患者,还会影响我们的家庭、社会和整个经济。在当前广泛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神经功能衰退是无法更健康老龄化的最大辅助因素之一。而这项研究表明,IDO1抑制剂这种已进入癌症临床试验的药物,被发现具有很大的潜力以靶向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论文通讯作者、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 Katrin Andreasson 教授表示,抑制IDO1酶,特别是使用已在人类癌症临床试验中研究过的化合物,可能是在寻找保护我们的大脑免受衰老和神经退行性损害的方法方面迈出的一大步。

星形胶质细胞产生的乳酸会被输出到神经元,为线粒体呼吸提供燃料并支持突触活动。最近的研究表明,在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在内的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星形胶质细胞中表达的一种酶——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DO1)发挥重要作用。

IDO1是色氨酸(TRP)转化为犬尿氨酸(KYN)过程中的限速酶,犬尿氨酸作为一种代谢产物,通过与芳香烃受体(AhR)相互作用,在炎症和肿瘤环境中引起免疫抑制。IDO1的活性受到多种免疫原性刺激的显著上调,并且在大脑中,IDO1在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中表达,但不在神经元中表达,其水平可因炎症刺激而增加。犬尿氨酸通路在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过度激活会导致星形胶质细胞无法产生足够的乳酸作为神经元的能量来源,从而破坏健康的大脑代谢并损害突触。

因此,研究团队推测,β-淀粉样蛋白(Aβ)或tau蛋白的积累引发的IDO1和犬尿氨酸增加会破坏健康的大脑代谢,导致认知能力下降。

研究团队利用临床前模型——具有Aβ蛋白和tau蛋白的体外细胞模型、体内小鼠模型以及来自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体外人类细胞,研究团队证明,抑制IDO1有助于恢复为神经元提供代谢支持的星形胶质细胞的健康葡萄糖代谢。

IDO1在肿瘤学中广为人知,并且已有抑制IDO1活性和犬尿氨酸生成的药物在进行多中癌症治疗的临床试验。因此,研究团队得以立刻使用IDO1抑制剂在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中进行测试。实验结果显示,IDO1抑制剂改善了小鼠海马体的葡萄糖代谢,修复了星形胶质细胞功能缺陷,并提高了其认知和空间记忆能力。这些结果表明,通过抑制IDO1来阻断犬尿氨酸的生成,能够恢复星形胶质细胞产生乳酸以滋养神经元的能力,还挽救了行为能力。

论文第一作者 Paras Minhas 博士表示,大脑非常依赖葡萄糖来驱动许多过程,所以失去有效利用葡萄糖进行代谢和能量产生的能力,会导致代谢衰退,尤其是认知衰退。而这项研究让我们能够精确地可视化大脑的新陈代谢如何受到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影响。

该研究在几种不同的阿尔茨海默病病理(包括Aβ蛋白和tau蛋白积累)小鼠模型中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阻断IDO1对这两种不同的病理都有保护作用。此外,IDO1可能还与其他类型病理的疾病有关,例如帕金森病,以及被称为tau蛋白病的广泛的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表明,抑制IDO1酶,阻断其介导的色氨酸向犬尿氨酸的转化,通过恢复星形胶质细胞代谢,挽救了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的海马体记忆功能。Aβ蛋白和tau蛋白激活星形胶质细胞中的IDO1,以芳香烃受体依赖的方式增加犬尿氨酸并抑制糖酵解。在Aβ蛋白和tau蛋白病理模型中,抑制IDO1能够改善海马体的葡萄糖代谢并挽救海马的长期增强作用。在来自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共培养物中,抑制IDO1提高了星形胶质细胞产生乳酸并被神经元摄取的能力。因此,目前为癌症治疗而开发的IDO1抑制剂,有潜力被重新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

摘引网址:https://news.bioon.com/article/ae96841395b1.html

返回目录>>

Science子刊:免疫-纳米颗粒+衰老诱导剂,双管齐下治疗胰腺癌

2024-09-03 生物世界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免疫疗法方法,通过脂质纳米颗粒共封装的STING和TLR4先天性免疫激动剂与衰老诱导RAS靶向疗法结合,可以通过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重塑PDAC的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

马萨诸塞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Science 子刊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上发表了题为:Nanoparticle delivery of innate immune agonists combined with senescence-inducing agents promotes T cell control of pancreatic cancer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表明,使用纳米颗粒递送先天性免疫激动剂(STING激动剂、TLR4激动剂)联合衰老诱导剂(MEK抑制剂、CDK4/6抑制剂),能够促进T细胞控制胰腺癌,产生了强大的T细胞驱动和I型干扰素介导的肿瘤消退和长期生存。

此前的研究表明,RAS靶向疗法不仅可以通过上调肿瘤细胞的MHC-I分子来增加抗原呈递,还可以诱导细胞衰老和随后的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包括能够以动态方式重塑免疫抑制性TME的血管生成和炎症因子。

在KRAS突变的肺腺癌模型中,靶向下游KRAS信号通路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MEK)抑制剂曲美替尼(Trametinib,简称T)和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CDK4/6)抑制剂帕柏西利(Palbociclib,简称P)的联合治疗可诱导促炎性的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导致NK细胞介导的肺肿瘤消退。相比之下,在KRAS突变的胰腺导管腺癌(PDAC)模型中,使用相同的T/P治疗方案治疗可诱导促血管生成的SASP,促进血管重塑和内皮细胞激活,从而增加化疗药物的递送、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转运和抗PD-1免疫检查点疗法的疗效。

这些针对特定器官的免疫反应的差异似乎是由宿主微环境决定的。特别是最近发现,在PDAC的肿瘤微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成纤维细胞有助于抑制T/P治疗后的促炎性SASP因子,并增强NK细胞和CD8+T细胞的免疫反应。

针对PDAC的肿瘤微环境驱动的免疫抑制机制导致激活了干扰素调节因子(IRF)的表达和下游干扰素信号通路,这表明激活干扰素信号通路可能是激活PDAC中细胞毒T淋巴细胞活性的一种方法。

STING(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通路是I型干扰素产生的主要调节因子,现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先天免疫通路,可增强抗肿瘤NK细胞和T细胞免疫。在体外和小鼠体内的临床前研究中,给予cGAMP和其他合成的STING激动剂已被证明可以刺激抗原呈递的树突状细胞,重编程免疫抑制性巨噬细胞,减少抑制性的调节性T细胞(Treg)的数量,并增加CD8+T细胞的激活,从而产生抗肿瘤效果。

虽然STING激动剂作为潜在的免疫疗法具有很大的潜力,但由于以下原因,其临床开发受到了限制:

1、由于细胞摄取量有限和血浆半衰期较短,STING激动剂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和生物利用度不佳;

2、系统性给药时可能出现的不良毒性和免疫抑制效应;

3、包括胰腺在内的一些肿瘤部位难以进行肿瘤内注射。

为了克服这些局限性,研究团队设计了基于脂质的纳米颗粒,使STING激动剂能够在全身范围内被递送,并由于其较小的尺寸和“隐形”表面涂层而优先沉积和被肿瘤周围的“渗漏”区域内的抗原呈递细胞摄取,从而延长了循环时间。利用纳米颗粒可以作为多种免疫刺激剂载体的事实,研究团队不仅将STING激动剂环二鸟苷单磷酸(cdGMP)装载到纳米颗粒中,还将Toll样受体4(TLR4)激动剂单磷酸脂质A(MPLA)装载到纳米颗粒中,以进一步刺激Ⅰ型干扰素(IFN)反应。

研究团队在黑色素瘤和三阴性乳腺癌模型中证明,在纳米颗粒中系统性共递送STING和TLR4激动剂,可使它们进入甚至血管化不良的肿瘤微环境(TME)中,并导致比仅携带单一激动剂的纳米颗粒更高的干扰素β(IFN-β)产生。在这些肿瘤模型中,免疫-纳米颗粒疗法导致了强大的先天性免疫反应(抗原呈递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和适应性免疫反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抑制了肿瘤生长,延长了生存时间,这种治疗效果无法通过直接递送激动剂或抗PD-1单抗治疗实现。

研究团队推测,将T/P疗法与免疫-纳米颗粒疗法结合起来,可以协调免疫细胞、肿瘤细胞和肿瘤微环境中的血管之间的免疫抑制网络,从而产生持久的抗肿瘤T细胞反应。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使用同基因移植和原发性PDAC小鼠模型,发现联合治疗导致肿瘤微环境中多种细胞类型对免疫-纳米颗粒的摄取增加,激活了I型干扰素和与SASP相关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并上调了肿瘤细胞和抗原呈递细胞上的抗原呈递,最终导致持续的IFN-α和IFN-β受体亚基1(IFNAR)依赖的、由CD8+T细胞介导的抗PDAC免疫反应。

总的来说,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免疫疗法方法,通过脂质纳米颗粒共封装的STING和TLR4先天性免疫激动剂与衰老诱导RAS靶向疗法结合,可以通过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重塑PDAC的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将该联合疗法应用于PDAC小鼠模型,能够增强PDAC肿瘤微环境中多种细胞类型对纳米颗粒的摄取,诱导I型干扰素和其他促炎信号通路,增加肿瘤细胞和抗原呈递细胞的抗原呈递,并随后激活先天性免疫反应和适应性免疫反应。

这种双管齐下的治疗策略产生了强大的T细胞驱动和I型干扰素介导的肿瘤消退和长期生存。因此,将局部免疫激动剂递送与系统性肿瘤靶向治疗相结合,可以协调I型干扰素驱动的先天性免疫反应和适应性免疫反应,产生持久的抗肿瘤效果,以对抗胰腺导管腺癌(PDAC)。

摘引网址:https://news.bioon.com/article/18b984155836.html

返回目录>>

舆情信息

带饭别带绿叶菜?带饭的这10个实战技巧必须学起来

2024-09-02 网易健康

现在的上班族绝大多数都是靠外卖“续命”,可是经常吃外卖又不健康,还不利于控制身材,所以很多朋友都会选择在家做饭后带饭上班。

那么问题来了:这饭到底怎么带营养、安全又省事?这篇文章就跟大家分享10个实战技巧,也分享一下我家人带饭的一周搭配。

1、主副食比例合适

如果减肥,建议蔬菜、主食、蛋白分别占饭盒的1/2、1/4、1/4。

如果不减肥,建议蔬菜、主食分别占盒饭的1/2、1/2,然后再准备1/4左右的蛋白,挤一挤也能装得下。

我老公身高173厘米,体重132斤的体重,无需减肥,我就是按照这个原则给他搭配的,如下图。

2、主食优选米饭、馒头、面包

带无糖全麦面包最方便了,都不用微波加热。哪些面包可以选?看这篇文章:月销量过万的50余款全麦面包中,营养师最推荐这7款

如果带米饭,时间充足,建议前一晚电饭锅预约焖米饭,第二天又能当早餐还能带饭;时间紧张,建议一次做几天的,分装好冷冻起来,第二天早上拿出来装盒。

为了吃得食物多样些建议把紫米、燕麦、糙米等粗粮和大米混一起做杂粮饭。

如果带馒头,微波中火1~1.5分钟就好,档位高时间长,馒头中的水分蒸发,馒头容易又干又硬;为了馒头更松软,还可以在馒头上撒点儿水,饭盒的盖轻叩着热。

面条、米粉就别带了,水煮的易坨发胀太难吃;炒的再加热又容易过干。

如果不减肥,还可以带水饺、包子、煎饺,减肥最好少带,毕竟它们跟米饭馒头比起来,能量往往更高。

3、蔬菜优选根茎类、瓜茄类、菌菇类蔬菜

这些蔬菜再次加热,颜色和口感变化都小,做好后只要冷藏,即使隔夜亚硝酸盐也很好地控制,所以很适合带饭。

根茎类蔬菜如白萝卜、胡萝卜、土豆

瓜茄类如茄子、西红柿、西葫芦、苦瓜、丝瓜、佛手瓜

菌菇类如蘑菇、金针菇、鸡腿菇、杏鲍菇、海带、木耳

对于储存过程中最易产生亚硝酸盐的绿叶菜,只要你不嫌弃加热后颜色容易变暗,还注意以下两点其实也能带。

▎1)当天早上做,减少储存时间。

▎2)烹调时沸水焯一下再拌或炒,这样能去除部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硝酸盐在细菌作用下可以转化为亚硝酸盐)。

不过如果你早餐或晚餐会吃绿叶菜,午餐完全可以不带。

4、蛋白优选畜禽蛋

豆腐、鱼虾水分含量高,鱼虾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又高,它们没有畜禽蛋耐储,所以带饭优先带畜禽蛋。

为了节约时间

可以一次性多卤点牛肉、鸡腿、鸡翅,分装好冷冻起来。

还可以买肉馅分装冷冻, 前一晚解冻腌制, 第二天做肉末茄子、豆角……

直接买的肉馅可能肥些,那就可以买瘦肉打馅儿

不过豆腐也不是不能带,可以不粘锅加少许油煎一煎,水分就少了。

鱼虾其实并非不能带,像去了头尾皮的虾仁,带鱼、三文鱼等采用香煎的方式,做出来很干爽,也都可以带。

5、配菜注意颜色搭配

颜色搭配的丰富些,饭菜会看起来更有食欲,也能摄入更多的生物活性成分比如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花青素。

红色食材如西红柿、红彩椒、心里美萝卜

绿色食材如芹菜、西兰花、苦瓜、豆角、豌豆

黄色和橙黄色食材如胡萝卜、玉米、红薯、黄豆芽、鸡蛋黄

紫色食材如紫甘蓝、紫薯、紫米

6、焖饭、炒饭最省时

炒饭、焖饭这种一锅出的烹调最能节约时间了。

炒饭的食材建议前一天晚上切好放保鲜盒,密封冷藏;米饭可以用冷冻的,或者电饭锅预约焖,一半早餐吃,一半带饭。

如果焖饭也用电饭锅,完全可以晚上准备好所有食材,放锅里第二天起来就能吃上热乎乎的饭了。

7、蒸煮炒最佳,尽量不凉拌

无论蒸煮炒,都尽量把菜做得干爽少汤汁,这样可以避免串味。

最好不带凉拌菜,因为鲜切蔬菜加鲜美调味汁就是细菌的天堂。

就想吃凉拌的,也不是不行,可以吃焯拌菜,就是焯水后再拌的,焯好水的菜直接装饭盒,公司自备点清淡的调味汁,吃之前淋上就行。

能量不高的调味汁有哪些?看这篇文章:陈志朋暴瘦10公斤,他菜单里的这3个饮食误区你得知道

或者直接带黄瓜、生菜,到公司蘸酱吃也行。

8、饭盒选玻璃或PP材质的

聚丙烯塑料(PP)是目前唯一可以放进微波炉加热的食品级塑料,购买时记得看看饭盒上有没有【PP】的标志。

另外特别注意一下饭盒的盒盖是不是PP的,如果不是,加热时需要取下。

另外建议选带隔断或分层的饭盒,这样可以减轻串味。

9、饭菜做熟赶紧冷藏

先把饭盒用沸水烫两三分钟,然后把做熟的热饭直接装好,密封放冰箱,这样可以最大化减少细菌繁殖。

不要担心这样会「伤害」冰箱,缩短冰箱寿命,冰箱没那么矫情,顶多费点儿电。

如果离公司远比如1小时以上,装饭的袋子里最好加个冰袋。

10、吃之前热透,尽量别反复加热

吃之前彻底加热,是带饭所有安全环节的最后一步。

把饭菜从里到外都热透,避免出现部分饭菜已经热了,部分还是凉嗖嗖的情况。

按照上面10个实践建议,带饭也能吃得营养、安全还省事,用起来吧。

摘引网址:https://www.163.com/dy/article/JB3UV7OI0514BV6Q.html

返回目录>>

“喝完猛睡12小时”,这瓶运动饮料被小红书网友当“安眠神器”喝

2024-09-02 网易健康

“睡不好的都去喝这个紫色饮料”!

小红书开始流行喝紫色X叫来促进睡眠了,因为这瓶饮料里含有茶氨酸,于是被一些网友自发推举成了新一代的“安眠神水”。号称“治疗失眠”,“一瓶喝下去猛睡12小时”,“喝了两口就困得不行”……

朋友不禁问我:一瓶运动饮料,真的可以成为促进睡眠的“神水”吗?

01

茶氨酸是什么

/ 喝了真的可以促进睡眠吗 /

茶氨酸(L-Theanine)是一种天然存在于茶叶中的氨基酸,易溶于水,还可以给茶提供咸味和鲜味,并消减咖啡碱和儿茶素引起的苦涩味,增强甜味。总之,茶氨酸可以让茶更好喝,是茶汤里的主要风味物质之一。

茶叶的品种、种植环境、采摘季节、加工工艺,以及泡茶时茶叶的用量和时间长短,都会 影响茶氨酸的含量。一般来说,绿茶的茶氨酸含量略高于红茶。

茶氨酸最早由日本人发现,他们也是最先将茶氨酸作为添加剂应用到食品中的,早在1960年代就有了添加茶氨酸的食品。茶氨酸助眠的传说,最初也来自日本。 毕竟他们好不容易发现了个新东西,总要找点新卖点。 之前日本有款名为“睡眠水”的饮料很火,也是说有茶氨酸,能改善睡眠。

那,茶氨酸到底能不能助眠呢?

一些研究表明,茶氨酸能够通过影响大脑中的神经传导物质来减缓神经冲动,帮助缓解紧张情绪,为入睡提供平静的心境。还有一些研究发现,茶氨酸能够促进神经递质GABA的生成,调整神经系统的平衡,使人在饮用茶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愉悦和放松的状态,为改善睡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也是有人说它能助眠的原因。

有研究发现,连续8周每天服用450~900毫克茶氨酸后,睡眠满意度更高(参与者均患有广泛性焦虑症并正在服用抗抑郁药物)。其他一些人群研究使用的剂量通常也在200~1800毫克/天。

但是,紫色X叫每瓶的茶氨酸含量就≥3毫克, 要达到实验剂量(450~900毫克),得喝几十甚至几百瓶——显然一般人都没有这个“肚量”。

另外,2011年欧盟食品安全局对茶氨酸相关的一些健康声称(health claim)都进行了综合评估,结论是:目前关于茶氨酸与改善认知功能、缓解心理压力、维持正常睡眠和减轻月经不适4个方面都没有发现因果关系。

也就是说,茶氨酸并没有助眠的功效,茶氨酸助眠只是网友们编织的传说 ,靠喝加了茶氨酸的饮料治疗失眠是不靠谱的。 而且,品牌自己也说茶氨酸主要起到的是提供不同口味的作用,是“茶氨酸型黄金桃味”,并不涉及其它功效。

另外,这瓶运动饮料的糖含量可不少,配料表前三名是:水、白砂糖、果葡糖浆,和别的含糖饮料没什么差。要是每天晚上都吨吨吨这么大一瓶 再睡觉,别的不知道,但长胖是板上钉钉的了……

02

如何改善失眠

/ 最好远离这些食物 /

如果想要良好的睡眠,要警惕以下这些食物。

❶ 咖啡因

咖啡因在人体内会保留4~6个小时,有些人对咖啡因更敏感,效果会持续更久。欧洲研究认为,每天摄入咖啡因超过100毫克就可能影响人的睡眠。如果想要好的睡眠,最好注意避免含咖啡因的食物和饮料,比如下午3点后不要喝含咖啡因的饮料。

特别提醒大家,茶里有茶氨酸也有咖啡因,而且咖啡因含量远远大于茶氨酸含量。尤其是现在很多奶茶的咖啡因含量也不容小觑,所以有些人会下午喝了一杯奶茶睁眼到天亮。

❷ 酒精

虽然喝酒可能会让人感觉更容易入睡,但是,酒精会使人的睡眠很浅,无法进入高质量的睡眠,还很容易醒来。所以,想要好的睡眠最好也要少喝酒。

❸ 香烟

香烟中的尼古丁也会使人神经兴奋,这也是很多人在工作时抽烟的原因。 如果想要睡个好觉,还是远离香烟吧。

03

改善失眠的食物

/ 均衡饮食& 睡前饮食注意 /

如果真的失眠严重,还是要去征询医生的建议,必要时进行药物治疗。

只靠吃某一种食物是不能治疗失眠的!不过,日常规律饮食对睡眠还是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❶ 日常饮食注意食物多样化,均衡营养。而且,吃太多容易导致失眠。

❷ 晚餐清淡点,不要吃太多辛辣刺激性食物。

❸ 不要太晚吃东西,建议睡觉前3小时内最好别吃东西。

❹ 不要饿着肚子睡觉,如果睡前觉得饿,可以吃点淀粉为主的食物,例如燕麦粥、小米粥等。

❺ 睡前不要喝太多水, 尽量避免含咖啡因的食物,比如茶、咖啡、奶茶、可乐、巧克力等等。

❻ 睡前别抽烟、喝酒。

也许有人会觉得以上建议属于“正确的废话”,但事实就是如此,就像其实人人都知道减肥的正确方式,而有些“偏方”就是钻了人会“病急乱投医”的空子,抓住了人想要立竿见影看到效果的弱点,其实根本没啥用。

除了注意吃,睡前洗个热水澡,远离手机、电脑、电视,也都能帮助你入睡。

最后,个人强烈建议——睡前不要打游戏(我知道最近很多人都在熬夜打黑神话),也尽量不要刷短视频。

摘引网址:https://www.163.com/dy/article/JB4061VK051486KB.html

返回目录>>

医生提醒:做这个检查时,最好别穿运动服!

2024-09-03 网易健康

近年来,不少运动服装中加入了金属纤维,比如银微纤维,这些金属纤维有抑制细菌和防止异味的作用。服装中加入了金属纤维,除非标签说明,否则肉眼是看不见的,甚至连简易的筛查仪器也无法探测到。如果运动服标有“抗菌”或者“除臭 ”等标签,那么有可能使用了金属纤维。

如果进行磁共振检查时身上穿的衣物中有金属纤维,在磁场的作用下可能发热,这种发热就像微波炉加热那样,不是从表面开始发热,而是从皮肤下的深处发热,患者当时不一定能感觉到,而放射科医生则更无从发现。

为了确保安全,最好避免穿着紧身的运动服进行磁共振检查,建议选择纯棉或涤纶等材质的衣物,如果不确定自己身上的衣服是否安全,也可以换上检查室提供的无金属的检查服。

同样需要注意的是纹身,有的纹身使用了含金属的墨水,在磁共振检查时也可能引起局部发热或不适。因此,如果有纹身,需要提前告知医生,以便进行安排和适当防护。

摘引网址:https://www.163.com/dy/article/JB55SGSJ052583KJ.html

返回目录>>

镇江市消协:不存在“可食用”的儿童牙膏

2024-09-03 环球网

【环球网综合报道】近日,江苏省镇江市消费者协会“智慧315”平台接到多起消费者关于此类问题的咨询和投诉。消费者张先生投诉称,在电商平台上购买了标注“可吞咽”的儿童牙膏,孩子使用后出现拉肚子的情况;消费者花先生称,在某超市购买了儿童牙膏,牙膏包装上标注“食品级”字样,自己不知道能不能给孩子用。

对此,镇江市消协指出,儿童牙膏属于儿童化妆品系列管理范畴。根据2022年1月1日施行的《儿童化妆品监督管理规定》,儿童牙膏参照该规定进行管理,其中,第十三条明确要求“儿童化妆品标签不得标注‘食品级’‘可食用’等词语或者食品有关图案”。相关行业经营者要切实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坚决杜绝问题儿童化妆品上市,及时进行合规自查并采取整改措施;电商平台也应细致审核,不能放任商家违规宣传、误导消费者;相关监管部门也需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儿童化妆品违法销售行为及时立案查处,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镇江市消协表示,所谓“吞咽无害”“可吞咽”之类的标注或宣传表述,会给人“食之无害”的误导,如果此类产品添加了防腐剂,那孩子吞食无疑会影响健康;如果商家表示不添加人工防腐剂,那么牙膏开封使用后难免会滋生细菌,而儿童的免疫力相对较低,吞食后亦会有害健康。

镇江市消协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儿童牙膏时,要注意查看包装可视面上是否标注“应在成人监护下使用”等警示用语;认准“小金盾”标志,对存在“食品级”“可食用”等表述的相关产品保持警惕;建议消费者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或者“化妆品监管APP”,查询儿童化妆品的注册备案情况。

摘引网址:https://health.huanqiu.com/article/4JHyzN4FIWb

返回目录>>

悉尼大学研究揭示:心脏病治疗中的碳足迹差异显著 为低碳医疗决策提供依据

2024-09-03 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在心脏病治疗中,不同治疗方式产生的碳排放量不同,近日,悉尼大学一支由一位可持续发展分析师、一位社会学家和一位心脏病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成功绘制了一位心脏病患者从住院到出院的碳足迹。结果发现,在澳大利亚,因两条心脏血管堵塞而接受择期开放心脏手术的患者,其碳排放量是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用于保持血管通畅的管子)植入患者的4.9倍。这项研究让在不影响医疗质量的情况下,通过调整治疗方案来减少碳排放,从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成为可能。

该研究的相关成果已经发布在《公共卫生前沿》上,研究人员在分析时使用了一种名为EEIO(环境扩展投入产出)分析的数学方法,将患者的住院情况不局限于单一医疗程序的直接影响,而是考虑了患者在医院住院期间的整个供应链影响,这令他们能够更系统地描绘了其碳足迹,并首次能够将两种临床程序的碳足迹进行比较。

“临床决策通常是复杂的,主要由可能的医疗结果驱动,这也是患者、家属和医生之间讨论的重点。我们的目标绝不是降低医疗和护理质量,而是希望能把碳排放纳入决策过程,尤其是在选择两种替代治疗方案所获得的医疗结果相似时。”本次研究的资深作者、来自悉尼医学院和查尔斯·帕金斯中心的大卫·塞勒梅耶(David Celermajer)教授表示。

研究人员也表示,他们的计算考虑了医疗保健背后的复杂系统,包括为支持患者住院期间每一个步骤而排放的温室气体,这些步骤涉及进行医疗检查、制造和配送手术设备及用品,以及处理产生的废物等。利用EEIO,不仅可以绘制心脏病学领域的碳足迹,同样也可以拓展至其他医学领域。

“这项研究为医疗保健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提供了独特而全面的见解。”研究的第一作者、来自悉尼环境研究所和物理学学院综合可持续性分析中心的法比安·萨克(Fabian Sack)博士说。“医疗保健所产生的碳足迹占澳大利亚总碳足迹的7%。这项研究向医疗专业人员说明,依靠正确的数据,在临床决策和医疗管理中是可以同时考虑患者和地球的。“他说。

悉尼环境研究所副主任丹妮尔·塞勒梅耶(Danielle Celermajer)教授表示,这项研究的开创性在于为医疗专业人员和政策制定者展示了一幅全景图。“在机构设计和决策中如何以及该在多大程度上考虑碳排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关键问题,但如缺乏数据,就无法回答这些问题,这项研究的价值在于为我们更高效、更有效地收集相关数据指明了方向。”她说。

摘引网址:https://health.huanqiu.com/article/4JHtPy9rzPV

返回目录>>

青少年运动如何科学防护

2024-09-04 人民网-人民日报

  近年来,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愈发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和重视。在成长阶段,青少年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可以受益终身。与此同时,只有在保持健康的前提下,才能充分享受运动乐趣。

  那么,青少年如何科学防护,避免运动损伤?记者采访了上海体育大学运动健康学院博士生导师、温州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副院长王雪强。

  王雪强介绍,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要选择适当的运动项目。首先要根据自身兴趣选择,只有保持兴趣,才能持续参与。

  还要结合自身身体特点。体重超重的青少年,应当首选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以帮助燃烧脂肪减轻体重,并且避免强度过高、对膝关节或踝关节造成刺激。患有心脏病或哮喘的青少年应在医生帮助下选择低强度运动,如散步、瑜伽、太极拳等。

  运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细节——

  在运动前需要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如慢跑等低强度训练或动态拉伸,以提高肌肉温度、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肌肉和关节受伤的风险。

  检查运动场地和自身装备,确保安全性,避免在湿滑、崎岖或有潜在危险的场地上运动。根据运动类型,要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如护膝、护肘、头盔等,可以有效降低运动时的碰撞或摔倒造成的伤害。还要选择适合的鞋子,如跑步鞋、足球鞋或篮球鞋,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和减震效果,避免足部和膝盖受伤。

  尝试新运动时应从练习基本动作开始,运动强度也要循序渐进。青少年具有独特的生理特点,心脏体积和重量相对较小,心脏收缩力较弱,运动时心率会迅速增加,因此,过度运动可能导致心脏负担过重。并且,青少年的血管弹性较好,血管内径相对较细,突然剧烈运动,可能出现血压急剧升高情况。如果青少年在运动中出现气短、胸闷等症状,应立刻停止运动,情况严重时及时就医。

  运动后进行适当的放松。轻度拉伸和放松运动,有助于身体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减少肌肉僵硬和酸痛。此外,还需要摄入足够的营养,以支持身体恢复。

  如果青少年在运动中意外受伤应如何处理?

  一旦发生伤害,青少年应立即停止运动,避免伤害加重。然后初步评估伤势的严重性,如果出现严重疼痛、明显肿胀、畸形或无法活动等情况,应避免随意移动,等待专业救援。

  对于大多数急性软组织损伤,可以对受伤部位进行冰敷、加压包扎、抬高。冰敷可以帮助减少肿胀和疼痛。注意不要直接将冰块接触皮肤,可以用毛巾包裹冰袋。还可使用弹性绷带对受伤部位进行适当的加压包扎,以防止肿胀蔓延。包扎时不要过紧,避免影响血液循环。将受伤部位抬高到心脏以上的位置,也有助于减少血液流向受伤部位,从而减轻肿胀。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904/c14739-40312570.html

返回目录>>

国家医保局:推动群众办事报销简简单单、医保基金管理清清楚楚

2024-09-03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9月3日电 (记者乔业琼)今年国家医保局以“高效办成一件事,医保经办系统大练兵”为主题,联合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一起举办全国医保经办系统练兵比武大赛。各地通过大练兵大比武,医保服务能力有了哪些新变化、新提升?下一步在优化医保管理服务、提升服务质量方面还有哪些新的举措?围绕相关问题,国家医保局官网发布答记者问。

推动群众办事报销简简单单

自练兵比武活动启动以来,各地医保部门以练兵比武作为提升医保经办服务能力的重要抓手,聚焦医保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进一步健全网络、优化服务、畅通渠道、规范管理,不断推动群众办事报销简简单单、两定机构结算明明白白、医保基金管理清清楚楚。

一是医保经办服务网络更加健全。目前全国9成以上的乡镇(街道)、村(社区)能够提供医保帮代办服务,超7成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切实方便了群众看病报销不出村。不少省份还结合地方实际,依托定点医疗机构、银行网点、大型企业、学校等场所设立医保服务站(点),进一步扩展经办服务覆盖面。

二是多地实现新生儿凭出生医学证明参保。聚焦母婴所需,落实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推动高频事项“网申联办”,创新推出新生儿凭出生医学证明参保,落实生育医疗费用直接结算等,生育津贴审核支付已压减到10个工作日内。

三是推进省内个人账户共济。今年1至7月,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1.9亿人次,共济金额227.4亿元,年底前将实现所有省份省内共济,明年将推动跨省共济工作;河北、湖南、西藏等省份将个人账户共济范围由直系亲属扩大至近亲属,进一步提高个人账户资金使用效率。

四是异地就医结算更加高效便捷。全国联网定点医药机构的数量、结算人次和结算金额都取得了新突破。截至今年7月底,全国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数量已经达到61.02万家,比去年底增长了10.86%。今年1至7月,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量已突破1.2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14.45%,减少参保群众垫付1097.16亿元。

五是医保业务线上办理更加便捷。医保信息平台已接入定点医药机构超100万家,医保码用户超11.5亿人,99%以上的就医够药实现刷卡(码)直接结算,超7成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各地也在积极创新医保服务,比如,黑龙江等地创新开展5G视频办业务;上海、湖北、湖南等地打造生育津贴等事项“即申即享”。

六是医保结算清算更加及时高效。2023年,医保基金结算清算医药费用2.67万亿,其中92%按月结算拨付,8%在年度清算时拨付。目前全国60%以上的统筹地区开展对医疗机构预付,2023年预付金额为881亿元,缓解了医疗机构资金压力。

重点从五个方面优化医保管理服务

全国医保经办系统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持续深化医保改革,不断优化医保服务,更好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重点从五个方面推进:

一是推进基本医保参保提质扩面。全民参保是整个医保的基础和基石。将认真落实《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推动放宽放开参保的户籍限制,扩大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落实“两个激励”“两个等待期”的要求。会同税务部门优化参保缴费流程,创新服务模式,持续优化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服务,巩固全民参保成果。

二是推进多层次医保经办体系建设。推进与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相匹配的多层次经办服务,建立健全与统筹层次和统筹模式相适应的经办体系。持续推进医保服务下沉延伸,提升基层医保服务能力。围绕“一人一档”“一药一档”“一单一清分”“一票一核验”等新举措,以数据要素为核心,以数据赋能为抓手,扎实推进经办体系建设。

三是推进医保基金赋能。落实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强化医保基金使用管理和协议管理,不断完善智能审核,提升审核能力,积极推进药品追溯码应用,守好基金支付的第一道关口。建立科学规范预付金制度,把“预付金”作为“赋能金”,切实为医药机构发展赋能助力,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

四是推进医保经办数智化转型。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持续深化医保信息平台应用,加强部门间数据共享,深入挖掘数据潜能,推动全链条、全场景、全环节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探索推进借助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手段,孵化人工智能经办模型,推进智慧医保客服体系建设,推广“视频办”“智能客服”等数智化经办经验,不断推进医保经办服务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

五是推进长期护理保险经办体系建设。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大制度安排。将积极促进长护险经办体系建设,探索精细化、可持续的长护管理运行机制,让更多的老年人“老有所护”。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903/c14739-40311944.html

返回目录>>

最新进化的脑区更易衰老

2024-09-04 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一个由德国和美国神经科学家和人类学家组成的国际团队发现,人类最新进化的脑部区域,如今也最易受衰老影响。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

  先前的研究表明,在进化史上的某一阶段,人类的大脑开始变得比其他类人猿的大脑更大,从而使人类变得更加聪明。

  为进一步了解人类和猿类大脑发育方面的变化,研究团队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类进行了480次MRI扫描,并对189只黑猩猩、其他猿类及猴子进行了扫描。

  研究团队利用专门编写的计算机程序,比较了不同物种之间大脑随时间发生的变化。他们发现,随着年龄增长,人类大脑灰质的损失比猿类和猴子更大。

  先前研究曾提出一个进化理论,即在物种进化的时间线中,较晚出现的特征往往会在个体衰老过程中率先衰退。

  在将人类大脑与黑猩猩及其他猿类大脑进行比较时发现,人类确实更容易经历灰质退化(从30岁左右开始)。其他研究也表明,大脑前额叶皮层的灰质是人体中最晚成熟的。

  研究团队指出,人类大脑体积的增长主要归因于灰质的增多,尤其是眶额叶皮层和腹外侧前额叶皮层的灰质增加,这两个区域在老化过程中灰质损失尤为显著。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904/c14739-40312615.html

返回目录>>

单身女性冻卵 是非如何裁定

2024-09-03 健康报

  近日,“全国首例单身女性冻卵案”迎来了终审判决。二审法院最终裁定:徐某上诉请求缺乏依据,依法予以驳回;同时确认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准确无误,故维持原判。

  【案例回顾】

  该案源于2019年,徐某在北京某妇产医院进行身体检查,并要求冻卵,但该妇产医院以徐某为单身女性为由拒绝。徐某认为,该院拒绝为其提供冻卵服务侵犯了其一般人格权中的生育权,违反了妇女权益保障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关于消除对妇女一切歧视的规定,侵犯了其正当行使生育自主决定权和生育方式选择权,医院不应该以其暂时处于单身状态为理由剥夺其生育权利。徐某起诉要求,该医院停止对其一般人格权的侵害并提供冻卵服务。

  【法院裁判】

  二审法院判决认为:

  人格权是民事主体的法定权利。本案中,徐某主张侵权之诉,主张其人格权受到医院的损害,具体而言为生育权、人格尊严及身体权受到损害。

  在侵权法律关系中,判断是否构成侵权,应从损害后果、行为违法性、行为违法性与损害后果之间有无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存在过错等四个方面进行考量,缺一不可。一审法院以医院拒绝为徐某提供冻卵服务这一不作为行为不具有违法性为由,认定不构成侵权。二审认为,一审法院的裁判理由具备法律依据,并无不当。

  【裁判理由】

  卵子冷冻属于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范畴,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虽不作为一项单独的医疗服务项目进行审批,但实施亦必须符合国家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基本标准和基本原则。本案中,徐某以“将来需要生育”为目的要求某妇产医院为其进行冻卵,不符合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目的、适应证与禁忌证等技术规范和伦理原则。因此,单独的冻卵并非经合法登记、许可的诊疗项目,目前开展这类医疗服务既违反了医疗临床诊疗规范以及部门规章,也违反了医疗卫生法律、行政法规。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不论是医疗机构,还是医疗卫生人员在开展医疗活动时,均应遵循医疗法律、法规、规章、临床诊疗规范、各类操作规范和医学伦理,不得开展禁止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如有违反,医疗卫生人员有可能受到相应处罚。因此,根据现行医疗法律、法规、规章、诊疗规范等,医院拒绝为徐某冻卵的行为,不构成对徐某侵权。

  在有明确法律、法规、规章、诊疗规范作为依据,且国家有关部门目前对于非法开展人类辅助生殖采取禁止和打击态度的情况下,徐某要求某妇产医院违规为其冻卵,并在被拒绝后提起侵权之诉,其诉讼请求于法无据,不应得到支持。

  生育政策,包括人类辅助生殖等具体政策、规范的制定及修改,属于国家有关部门的职责范围。《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属于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定的规章、诊疗规范、技术规范,也有医疗伦理的内容,其政策性、规范性、技术性、伦理性均较强,在目前尚未修订的情况下,医疗机构予以遵循,符合法律规定和一般认知。

  随着我国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调整,相关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诊疗规范、医学伦理规范等也可能作出调整。待条件具备后,徐某与相关医疗机构可另行解决相应争议。

  综上所述,徐某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应予驳回;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

摘引网址:https://www.jkb.com.cn/medicalHumanities/2024/0903/497374.html

返回目录>>

—————————————————————————————————————————————————————

《每日剪报》编发人员:

采集:罗燕

编排:罗燕

审校:张卫

联系电话

028-85580303

周一至周五 9: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