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剪报 公共卫生信息所 2023-11-28 内容导读 热点追踪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要求——做好冬春季新冠等重点传染病防控 2023-11-27 健康报 本报讯(首席记者 姚常房)今冬明春我国可能面临新冠、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等多种呼吸道疾病叠加流行的局面。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关于做好冬春季新冠病毒感染及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做好冬春季新冠及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 《通知》主要包括6条重点措施:一是切实落实口岸疫情防控。口岸要严格落实入境人员体温监测、医学巡查、流行病学调查、医学排查等措施,按规定开展新冠病毒变异监测;疾控、卫生健康、海关部门要加强数据共享和信息互通,协同开展风险研判和预测预警。 二是持续开展疫情动态监测预警。各地要统筹做好新冠、流感和诺如病毒胃肠炎等重点传染病监测,密切跟踪疫情形势变化;加强对网络直报、发热门诊、哨点医院、实验室检测等多源数据的分析利用。 三是加强重点机构重点人群防控。加强养老、托幼、学校、社会福利等机构以及空间密闭场所防控;强化老年人、基础性疾病患者、儿童等重点人群新冠、流感、肺炎球菌疫苗接种,加强65岁以上老年人等脆弱人群分类分级健康服务和管理。 四是加强医疗救治应对准备。各地需统筹调配医疗资源,加强相关救治药品的生产供应保障;动态监测零售药店、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物资供应情况,加强儿童用药适宜剂型保障。 五是持续强化科普宣教。 六是强化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各地应强化冬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保持适度有序的防控力度和节奏,保持各级联防联控机制有效运转,做好平急转换准备,一旦发现聚集性疫情要及时报告、快速反应、有效处置。 摘引网址:https://www.jkb.com.cn/news/industryNews/2023/1127/491739.html 返回目录>> 高层动向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决定——向“时代楷模”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学习 2023-11-27 健康报 本报讯(记者 杨世嘉)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开展向“时代楷模”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学习活动的决定》,要求全系统学习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先进事迹,大力弘扬中国医疗队精神,激励广大卫生健康工作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护佑人民健康、建设健康中国中当先锋、作表率、立新功。 《决定》指出,卫生健康系统要学习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心系祖国、胸怀天下的使命担当,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不畏艰苦、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授人以渔、团结合作的无私情怀。卫生健康系统要把开展向“时代楷模”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学习活动作为重要任务,认真安排部署,抓好组织实施,广泛开展座谈交流、岗位实践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 《决定》强调,广大卫生健康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向先进典型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实际行动更好地护佑人民健康,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今年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中国医疗队精神10周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 自1963年首次向国外派遣医疗队以来,我国已累计向76个国家和地区派遣援外医疗队队员3万余人次,诊治患者近3亿人次,挽救了无数宝贵生命,培养了大批当地医疗人员,提高了受援国医疗技术水平,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摘引网址:https://www.jkb.com.cn/news/industryNews/2023/1127/491738.html 返回目录>> 疾控动态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址建设工程开展安全专项检查 2023-11-27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3年11月24日上午,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于建平带队对中心新址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及生活区开展现场安全检查,中心迁建办主任郑之国、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项管单位共同参与。 现场检查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项目管理单位分别汇报了相关管理情况。于建平副主任提出各方要提高政治站位,严格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管理,确保项目平稳受控,并针对检查情况提出如下要求: 一是加强消防安全管理,重点对消防设施配备情况,易燃物的情况,特种作业上岗及动火作业情况,危险品存放防倾倒措施和及时入危险品库进行管理; 二是加强防高坠的安全管理,持续对单板作业、不系安全带现象开展监督,对监督发现的问题,施工单位要立整立改,监理单位负责检查整改落实情况; 三是加强钢结构吊装安装作业安全监督,严格制定执行起重吊装施工方案制度,加强起重吊装施工现场指挥和管理。 四是强调安全防护设施及时到位,临边、洞口、安全网防坠等设施齐备有效,确保施工作业人员安全。 五是针对生活区施工人员宿舍检查情况,各方要进一步加强临电、消防方面的管理,足量配备消防器材,严谨卧床吸烟、私拉乱接电线、嗜酒等现象的发生。施工单位做好施工人员取暖措施,做好人文关怀。 摘引网址:https://www.bjcdc.org/cdcmodule/jkdt/bsxw/2023/106268.shtml 返回目录>> 万步相约 与健康同在——北京市“万步有约”大赛圆满收官 2023-11-27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为持续推进北京市全民健身运动,进一步落实《“健康北京2030”规划纲要》和《健康北京行动(2020-2030年)》,在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的指导下,在北京市疾控中心的精心组织下,全市积极参与,16区共339家单位、7101名队员参加了全国第八届“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 在5月11日至8月18日的100天精英赛中,全体参赛人员克服盛夏酷暑,每天完成3个运动处方和10000步健走任务,最终有2964名队员万步率达100%,全市平均万步率达到80.79%。科学运动、合理减重,1419名队员通过100天的健走,平均减重3.1公斤,各区表现优异的前40名队员获得“减重达人”称号,平均减重5.5公斤。 为扩大大赛覆盖范围和影响力,北京市通过社会动员,广泛邀请职业人群与社会大众加入为期21天的万步健走拓展赛,市民通过扫码即可轻松参与到活动中。共有16640名市民参加万步健走拓展赛,2807人获得满分。除健走活动外,队员们也积极参加“万步有约”摄影大赛、短视频大赛、征文大赛,用手机和文字记录下自己的参赛心得。 北京市在历届“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中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本届全国大赛中,北京市再创佳绩,荣获“省级健走竞赛三等奖”和“省级健走促进二等奖”。昌平区闯进全国健走竞赛前100名,获得“全国百强健走示范区”称号;东城区、大兴区闯进全国健走促进前100名,获得“全国百强健走促进区县”称号;另有三个参赛单位荣获“全国优秀健走促进单位”称号。 本届健走激励大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推广了日行万步、科学健走的健康生活方式,提升践行健康生活方式的积极性,引导全社会养成科学健走的健康生活习惯。科学健走,助力健康,为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和健康北京建设添砖加瓦! 摘引网址:https://www.bjcdc.org/cdcmodule/jkdt/bsxw/2023/106265.shtml 返回目录>> 免疫所赴湖州开展适龄儿童家长预防接种与疫苗素养调查 2023-11-27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为全面了解适龄儿童家长疫苗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构建中国疫苗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为今后指定疫苗科普教育策略及提升儿童疫苗接种率措施等提供依据。11月21-22日,免疫所赴湖州开展儿童家长疫苗素养水平现场调查项目工作。 项目工作组先后来到仁皇山滨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环渚龙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接种门诊,按照项目方案对目标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和信息收集,召开项目座谈会,讨论分析项目实施难点,探讨解决方案,并再次对问卷填写,对调查的方法步骤、数据质量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本次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和预防接种信息系统查询方式了解儿童家长在疫苗接种方面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以及儿童的疫苗接种信息,分析研究儿童家长的疫苗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疫苗接种服务质量提供依据。 摘引网址:https://www.cdc.zj.cn/ywpd/mygh/ywdt/202311/t20231127_16934.shtml 返回目录>> 中心职辐所顺利完成2023年度浙江省个人剂量监测能力比对工作 2023-11-27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为落实2023年职业病防治项目工作任务,根据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和中国疾控中心辐射安全所的有关要求和工作进度安排,中心职辐所认真做好任务分解,自2023年5月起陆续进行技术方案发文、比对培训、盲样制备、结果评定等工作,于11月24日顺利完成比对工作,相关结果和总结报告已完成并提交国家。 此次比对实行分级组织,全省共计27家机构参加个人剂量监测能力比对考核。参加国家级比对1家(省疾控中心);参加省级比对26家,其中地市级疾控中心6家,地市级职防院1家、县(市、区)级疾控中心1家,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18家。 通过本次比对工作,掌握了我省个人剂量检测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质量控制现状,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各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今年实验室比对结果总体优于往年,其中省疾控中心个人剂量监测能力比对取得优秀的成绩,比对工作既高效保障了2023年职业病防治项目的顺利开展,也充分展现了省疾控中心近年来狠抓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的成效。 摘引网址:https://www.cdc.zj.cn/ywpd/zyyfs/ywdt/202311/t20231127_16935.shtml 返回目录>> 科研动向 青春期后为何生长趋于停止 2023-11-28 科技日报 为什么男孩、女孩在青春期之后生长发育的速度就变慢了?有些人甚至停止了发育?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亚历山大·辛格尔顿领导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一种导致果蝇停止生长的潜在触发因素或对理解人类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对于人类来说,尽管青春期之后还需要几年时间才会真正停止生长,但身体停止生长的信号大致发生在这一时期,更好地理解这一过程很重要。辛格尔顿表示,孩子进入青春期的年龄越来越小。但要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人们需要了解它是如何运作的。 研究人员观察了果蝇。当果蝇从幼虫变成成虫时,它们经历了相当于青春期的过程。许多生物学家的理论是,当幼虫达到一定的体型时,就会停止生长,这会触发它开始成为成虫的过程。辛格尔顿解释说,其它昆虫也会这样,比如猎蝽,它利用腹部的一个“拉伸感受器”,来监控自己的大小。 但果蝇没有使用像猎蝽那样的机制。团队推测,这实际上与一种参与果蝇生长的类固醇激素有关,这种激素称为蜕皮激素,类似于人类的雌激素和睾酮。 研究人员使用的数学模型表明,身体大小并不是导致果蝇停止生长的触发因素。相反,“停止生长”的开关是由分泌蜕皮激素的腺体触发的。在幼虫阶段,这个腺体接收大量的营养信息,帮助它决定如何调节蜕皮激素的产生。一旦蜕皮激素达到一定水平,腺体就不再需要营养信息来作出决定,并开始自我调节。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对营养信息需求的转变是导致果蝇停止生长的原因。 辛格尔顿表示,果蝇的经历与人类的经历类似,因为两者都含有相似的类固醇激素,而且果蝇和人类都通过胰岛素传递营养信息。他们将在哺乳动物身上开展类似研究,这将促进对人类生长停止过程的更多了解。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128/c14739-40127105.html 返回目录>> 人类基因簇新序列发现 有助研究转录调控、进化和设计癌症靶向药 2023-11-28 科技日报 美国西北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重复基因簇序列,该序列仅在人类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中表达。这是第一个在人类基因组中重复出现的、具有灵长类独有特性的延长因子。该发现是人类基因组生物学的一项突破,对未来在转录调控、人类进化和重复DNA序列方面的研究具有广泛意义。这一发现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上。 在过去的20年里,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快速进步加速了探索人类基因组各个区域的遗传结构的研究。人类基因组的较大区域由重复的DNA序列组成,专家们将其称为遗传“暗物质”。长读测序技术的发展使科学家能够研究这些长的“暗物质”序列,并表征它们在遗传多样性和进化中的作用。 当前研究中,在对人类细胞系中的一种抗癌化合物进行表征时,研究团队偶然发现了一组以前未被表征的编码ELOA3蛋白的基因。该蛋白与延伸蛋白A(ELOA)蛋白关系密切,此前人们已经研究了ELOA蛋白在调节RNA聚合酶Ⅱ(RNAPⅡ)转录中的作用,RNAPⅡ是基因表达的必需过程。 研究人员表示,一般来说,单个人类蛋白质由单一基因编码,密切相关的蛋白质可能由位于不同染色体位置的不同基因编码。然而,就ELOA3而言,位于同一基因位点的多个基因编码相同的蛋白质这一特征,使其成为一个有趣的研究对象。 进一步研究发现,ELOA3基因簇是人类和非人灵长类动物独有的,ELOA3基因重复数因个体和灵长类物种而异。这些观察结果表明,ELOA3基因簇在研究的灵长类物种中经历了协同进化和基因同质化。 利用蛋白质生物化学技术,研究团队发现ELOA3与ELOA蛋白形成了一种不同的蛋白质复合体,通过独特的生化机制调节RNAPⅡ转录。 研究人员表示,ELOA3作为一种新型灵长类动物特有的RNAPⅡ延长因子,其发现不仅增强了人们对人类基因组生物学的理解,也为癌症靶向药物设计打开了一扇窗。ELOA3重复簇的动态性质可能反映了它在调节个体之间基因表达可变性方面的独特作用。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128/c14739-40127098.html 返回目录>> 跨学科交叉应用中的分子克隆桥段 2023-11-27 网络 限制性内切酶是能够识别特异的DNA序列,并将双链DNA切割的一类酶,最早被发现于大肠杆菌体内,为细菌对抗病毒提供了一种防御机制。在分子克隆领域,内切酶长期被用于在体外组装DNA双链片段。而多片段DNA组装的可行性往往依赖于限制酶的识别、切割位点,例如目前应用广泛的Golden Gate assembly, 就利用了IIS型内切酶的特点,可以在距离限制酶识别位点一定距离处切割DNA,从而产生可编码的粘性末端。在分子克隆中,利用内切酶产生能够互补的粘性末端对于DNA片段组装是必要的,因为互补粘性末端在DNA纳米结构的自组装中也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分子克隆的技巧在这方面的交叉应用是有广泛意义的。 基于这个思路,本研究探索了一种可控的DNA纳米结构自组装系统。与Golden Gate assembly中多片段DNA组装相似,IIS型限制酶为DNA纳米结构的连接创造特异的粘性末端,同时T4 DNA连接酶巩固粘性末端的连接,从而实现DNA纳米结构单元不同层级的自组装(图1)。 利用IIS型限制酶和T4 DNA连接酶的特点,本研究实现了DNA纳米结构的自环化、同源多聚体以及包括二聚体、三聚体、四聚体和五聚体在内的多种异源多聚体的组装(图2)。 该研究成果由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魏迪明分子设计课题组(MADlab)完成,论文题目为“DNA纳米结构的金门桥组装”(Golden Gate Assembly of DNA Nanostructures),于2023年11月14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化学学会材料快报》(ACS Materials Letters)。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毕业生张文远(现为清华大学医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和生命学院2018级博士生午红蕊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魏迪明副教授为本文的通讯作者。该研究源于本科生课程《核酸纳米结构的分子设计》中的其中一个课程项目(张文远为该课程项目小组长)。该研究得到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清华大学春风基金等基金资助。 摘引网址:https://news.bioon.com/article/8e188025e7d2.html 返回目录>> JAMA子刊:男女寿命差距再创新高 2023-11-28 生物世界 近日,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和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在 JAMA Internal Medicine 期刊发表了题为:Widening Gender Gap in Life Expectancy in the US, 2010-2021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显示,2010年时,美国女性平均寿命比男性长4.8年,而这一差距在2021年达到了5.8年。 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女性的预期寿命一直比男性长,这主要是因为女性死于心血管疾病和肺癌的风险较低,而这与吸烟相关。 在2019-2021年之间的新冠疫情对男性造成了不成比例的预期寿命损失,这是在此期间男女预期寿命差距扩大的最大原因,其次是意外伤害、药物过量、事故和自杀。 最近几年,对人类预期寿命下降的研究很多,但没有人系统地分析过自2010年以来男女之间的预期寿命的差距为什么一直在扩大。2019年,美国的预期寿命为78.8岁,2020年降到了77.0岁,2021年降到了76.1岁。 美国人的寿命缩短的部分原因是所谓的“绝望之死”(deaths of despair),这个术语指的是自杀、药物滥用和酒精性肝病等原因导致的死亡人数增加,这些原因通常与经济困难、抑郁和压力有关。 研究团队表示,在美国,虽然男性和女性因吸毒过量和他杀而死亡的比例都有所上升,但很明显的是,男性在这些死亡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 利用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的数据,研究团队确定了最能降低预期寿命的死亡原因。然后他们评估了这些原因对男性和女性的影响,以了解有多少不同的原因导致了男女预期寿命的差距。 在新冠大流行之前,降低预期寿命的最大原因是意外伤害、糖尿病、自杀、他杀和心脏病。而在大流行期间,男性死于新冠病毒感染的风险更高。这可能是多种原因导致的,包括男女在健康行为中的差异,以及社会因素(例如工作时暴露的风险、不愿就医、监禁和居无定所),慢性代谢紊乱、精神疾病也起到了作用。 研究团队表示,这些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个问题——是否应该为男性提供更多的专业护理,例如心理健康方面的护理,以解决预期寿命日益扩大的差距。随着新冠大流行的消退,还需要密切跟踪男女预期寿命的变化趋势。 摘引网址:https://news.bioon.com/article/b351802e00b1.html 返回目录>> J Hepatol:特殊的肠道激素或有望治疗人类的肝纤维化 2023-11-28 生物谷原创 激素疗法或许与更年期和生育治疗有关,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Hepatology上题为“Single cell-resolved study of advanced murine MASH reveals a homeostatic pericyte signaling module”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南丹麦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某些肠道激素似乎会对机体肝脏疤痕组织(肝纤维化)形成背后的过程产生一定的有益影响。肝纤维化或许是多种人类肝脏疾病发生的后果,比如代谢功能障碍相关的脂肪性肝脏疾病(MASLD)和代谢功能障碍相关的脂肪性肝炎(MASH)等,目前尚无有效的疗法来治疗人类的肝纤维化。 临床医生通常会尝试解决这些疾病背后的根本原因,比如肥胖和糖尿病,这些疗法或许会在几年内改善机体的肝脏功能,但并不能消除肝纤维化;引发肝脏疤痕组织形成的过程(即肝纤维化)是细胞性的,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了此前未知的导致纤维化形成的细胞类型的改变,其就是肝脏中所谓的星状细胞(stellate cells),这类细胞因其星形外观而得名。研究者Kim Ravnskjaer说道,目前我们已经发现了一种方法来失活这些细胞,从而停止纤维化过程的发生,这或许就为阻止疤痕组织的形成提供一种真正的机会。 如今研究人员发现,促使星状细胞失活的其中一种方式就是将其暴露于某些肠道激素中,文章中,研究人员重点关注了称之为血管活性肠肽(VIP,vasoactive intestinal polypeptide)的肠道激素,其在肠道和神经元中天然存在,当我们吃东西时就会被释放出来,尤其是肝脏的星状细胞表面的特定VIP受体往往会发生高表达,VIP能刺激肝脏的血液供给但似乎也会促使星状细胞变得不活跃。研究人员相信他们的工作或能为开发治疗肝纤维化的疗法提供一定的基础。 特殊的肠道激素或有望治疗人类的肝纤维化。 这或许就能为治疗患者带来新方法,比如,研究人员能开发出靶向作用特定细胞表面受体的合成性激素,如今全球研究人员都正在对肝纤维化进行研究,其中很多研究都重点关注如何开发有效的药物,但不幸的是,这些药物通常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因此其并不会被批准使用。Kim Ravnskjaer博士说道,如果我们将这些药物更多地针对我们所发现的细胞改变,或许就能避免很多副作用的发生;当前的研究结果最初是在小鼠机体中被观察到的,科学家们给其喂食了一种含有高脂肪和高糖的饮食。当研究人员在这些小鼠的患病肝脏组织中观察到这些细胞改变时,他们还继续在来自人类的患病肝脏组织中进行寻找,随后他们分析了来自丹麦两家医院中患者的肝脏组织,结果在所有组织样本中都发现了相同的细胞改变。 后期研究人员将会继续研究患者样本中的星状细胞和其表面受体,他们越能精确地靶向作用正确的细胞,所产生的副作用就越少,对于患者或许就越好,而基于这些研究发现来开发新型药物或许还需要几年时间。综上,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健康肝脏中星状细胞所表达的NR1H4和GSPCRs或能整合机体的餐后信号,从而维持细胞的静息状态,并通过旁分泌信号来维持机体整体的健康,因此,在MASH中HSC的激活不仅能驱动纤维的形成,还能促使肝窦对肝脏的稳态信号脱敏。(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处: Sofie M. Bendixen,Peter R. Jakobsgaard,Daniel Hansen, et al. Single cell-resolved study of advanced murine MASH reveals a homeostatic pericyte signaling module, Journal of Hepatology (2023). DOI: 10.1016/j.jhep.2023.11.001 摘引网址:https://news.bioon.com/article/89e5801e0031.html 返回目录>> Cancer Immunol Res:肿瘤抗原或许是改善人类癌症免疫疗法疗效的关键 2023-11-28 生物谷原创 正如机体免疫系统抵御感染一样,其或能作为一种抵御人类癌症的强大武器,然而利用并微调这一武器或许需要更好地理解机体免疫系统和肿瘤细胞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上题为“Tumor-Reactive CD8+ T Cells Enter a TCF1+PD-1− Dysfunctional State”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范德堡大学医学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肿瘤抗原或许是改善癌症免疫疗法的关键。 文章中,研究人员一直在研究改善诸如免疫检查点阻滞(ICB)等癌症免疫疗法的方法,这种疗法能移除对细胞毒性CD8+ T细胞增殖和激活的天然制动器;研究人员报道了CD8+ T细胞所遭遇的肿瘤抗原类型,以及这种遭遇是否会发生在机体炎症的背景下,从而影响细胞对肿瘤的反应。研究者Mary Philip说道,通过理解肿瘤抗原类型和肿瘤环境如何影响CD8+ T细胞的反应,我们就能更好地设计攻击患者机体肿瘤但并不会攻击其健康正常组织的免疫疗法。 肿瘤往往携带有两种类型抗原,其中一种是突变的肿瘤特异性抗原,仅会在肿瘤中展现自己;另一种则是自体/共享抗原,其能被产生肿瘤的正常组织所携带;诸如ICB等免疫疗法能通过诱发针对肿瘤抗原的免疫反应来促进肿瘤发生萎缩,然而,针对自体/共享抗原的免疫反应却会损伤正常组织,这种称之为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的毒性反应或会限制ICB疗法的使用。 目前研究人员仍然并不理解为何ICB疗法会在某些癌症患者中引起肿瘤消退,而在其它癌症患者中却会引起irAE;此前研究者Philip及其同事开发出了一种遗传小鼠模型,在该小鼠模型中,其会随着机体衰老以与人类相类似的方式患上肝脏肿瘤;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工程化改造设计肿瘤来使其表达肿瘤特异性和自体/共享抗原,从而就能促使他们更进一步研究这种模型,并能在肿瘤发生过程中帮助追踪针对这两类抗原的免疫反应。 研究者指出,CD8+ T细胞反应之间或许存在着显著差异,这或许取决于所识别的肿瘤抗原。能识别肿瘤特异性抗原的肿瘤特异性CD8+ T细胞会随着时间延续而失去功能,而那些能识别自体/共享抗原的CD8+ T细胞不仅会失去功能,还会在肝脏肿瘤中迅速消失。有意思的是,研究者发现,这些自体/共享抗原特异性CD8+ T细胞会在脾脏中长期存在,尽管其会表达与功能性记忆T细胞相关的表面标志物和转录因子,但其仍然会出现功能失调。 研究者表示,另外两种因子或许在确定CD8+ T细胞对肿瘤反应中非常重要;早在2022年,研究人员就报道了T细胞受体信号强度的“金发姑娘”(Goldilocks)范围的证据,这是T细胞对其抗原亲和力的衡量标准。亲和力过高会导致失调的反应,而亲和力过低(通常是自体/共享抗原)则会导致惰性发生,或许根本不会出现反应。此外,当T细胞发生增殖、分化并攻击肿瘤细胞之前,在免疫检查点阻滞存在的情况下,能对自体/共享肿瘤抗原产生反应的T细胞或许就需要炎性和感染相关的细胞因子来开启。 此前研究人员Philip等人报道过,在遭遇肿瘤的几个小时内,CD8+ T细胞就会变得功能失调或耗竭,且不再会抵御并攻击肿瘤,相比之下,当遭遇急性感染时,细胞仍然会保持功能和战斗准备。因此,基于这些研究发现,目前研究人员正在小鼠癌症模型中检测这些策略是否能调节肿瘤抗原环境和亲和力,从而改善机体的抗肿瘤T细胞反应;研究人员的目标就是开发出新型免疫疗法,其能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并不会攻击患者机体的健康组织。(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处: Jessica J. Roetman,Megan M. Erwin,Michael W. Rudloff, et al. Tumor-Reactive CD8+ T Cells Enter a TCF1+PD-1− Dysfunctional State, 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 (2023). DOI:10.1158/2326-6066.CIR-22-0939 摘引网址:https://news.bioon.com/article/beab8024141d.html 返回目录>> Nat Immunol:科学家成功识别出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从而消除癌细胞的特殊抗体 2023-11-28 生物谷原创 癌细胞会经常过表达CD47,从而诱发巨噬细胞上表达抑制性受体SIRPα,从而就能逃避吞噬和抗肿瘤免疫,CD47或SIRPα的药理学阻滞能显示出抗癌疗法的潜力,尽管CD47的阻滞与机体的血液毒性有关,这或许就反映除了其在正常细胞中的广泛表达模式。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Immunology上题为“CD47 masks pro-phagocytic ligands in cis on tumor cells to suppress antitumor immunity”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蒙特利尔临床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别出了一种能阻断吞噬作用此前未知的分子作用,吞噬作用是一种能促进机体免疫系统对癌症产生反应的特殊过程。 巨噬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的特殊细胞类型,巨噬细胞的作用之一就是摄入有缺陷或危险的细胞,比如癌细胞,这一过程就称之为吞噬作用(phagocytosis),巨噬细胞能被动员起来消除机体的癌细胞,然而,这种能力往往是有缺陷的,因为巨噬细胞会被癌细胞置于休眠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称之为CD47的特殊分子通常在癌细胞上会过量,CD47会通过诱发巨噬细胞上称之为SIRPα的受体分子来阻断吞噬作用,而阻断CD47诱发SIRPα能力的药物在治疗癌症上往往能表现出非常有希望的结果。 科学家成功识别出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从而消除癌细胞的特殊抗体。 如今研究人员识别出了CD47阻断吞噬作用此前未知的一种方式,他们发现,CD47还能阻断血液癌症细胞上名为SLAMF7的分子,比如多发性骨髓瘤和淋巴瘤,于是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名为Z10的新型抗体,其能让SLAMF7从CD47上释放出来,从而就会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消除,当与其它制剂结合时,Z10就能高效抵抗表达SLAMF7的癌细胞,至少在小鼠中是这样的。 如今,癌症依然是加拿大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据估计,五分之二的加拿大人在其一生中都会被诊断出癌症,而且大约四分之一的患者会死于癌症;因此,抵御癌症的战斗往往会表现在多个方面,而深入理解机体免疫系统在癌细胞生长过程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或许就是这场战斗的主要组成部分。相关研究数据表明,Z10是一种针对表达SLAMF7的人类癌症的新型有效疗法,包括多发性骨髓瘤和淋巴瘤,目前研究人员正在联合研究来在临床试验中检测Z10的治疗效果。 综上,本文研究结果表明,CD47不仅能通过与SIRPα结合来抑制吞噬作用,还能通过在肿瘤细胞上掩盖细胞固有的促吞噬配体来抑制吞噬作用,而理解其中的分子机会或会影响CD47阻滞或SIRPα阻滞治疗目的的决策。(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处: Tang, Z., Zhong, MC., Qian, J. et al. CD47 masks pro-phagocytic ligands in cis on tumor cells to suppress antitumor immunity. Nat Immunol (2023). doi:10.1038/s41590-023-01671-2 摘引网址:https://news.bioon.com/article/eaff80169995.html 返回目录>> 研究揭示翻译调控型T-box核糖开关折叠与tRNA识别耦联的结构与动态机制 2023-11-27 网络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方显杨研究组与清华大学生命学院陈春来课题组合作,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题为“翻译调控型T-box核糖开关折叠与tRNA识别耦联的结构与动态机制”(Structural and dynamic mechanisms for coupled folding and tRNA recognition of a translational T-box riboswitch)的研究论文。在该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整合应用小角X射线散射(SAXS)技术、单分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smFRET)技术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探究了来自皮疽诺卡氏菌(Nocardia farcinica)的特异性识别异亮氨酸的ileS T-box核糖开关适配体结构域(包含stem I, stem II和stem IIA/B茎环元件)在溶液中的折叠与构象动态,揭示了由镁离子及ileS-tRNA结合调控的T-box核糖开关适配体结构域的折叠动态过程和相应的自由能面,为我们深入理解RNA-RNA相互作用对RNA折叠与识别的重要影响以及发展和理性设计靶向RNA的新型抗生素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该项研究中,为实现对T-box核糖开关适配体结构域的多对位点荧光探针标记(dense labeling)进而利用smFRET技术全面研究其构象动态,方显杨研究组设计并化学合成了碱基被炔基修饰的NaM非天然核苷酸NaM(NaMCO), 结合研究组此前设计合成的碱基被氨基修饰的TPT3非天然核苷酸 (TPT3A), 发展了基于非天然碱基系统(NaM-TPT3)的长链RNA位点特异性荧光探针正交标记技术(图1)。通过重叠延伸PCR以及体外转录,可向RNA的特定位点引入化学修饰的非天然碱基(NaMCO, rTPT3A),随后通过点击化学以及NHS酯基与氨基的化学反应可将正交的荧光探针(如Cy3, Cy5)与非天然碱基相耦联,从而实现对RNA的位点特异性荧光标记。该方法突破了传统RNA位点特异性标记技术如化学合成等在RNA长度、标记位点、标记效率及对结构的干扰等方面的局限性,将极大推动和拓展smFRET技术在研究长链RNA构象动态以及解析其三维结构中的应用。 利用基于非天然碱基系统的位点特异性正交荧光标记策略,研究人员在T-box核糖开关适配体结构域上选择了七对标记位点,构建了一个密集的标记网络,得以全面的探究tRNA及镁离子诱导的T-box核糖开关适配体的构象动态。研究发现,镁离子可以稳定stem IIA/B假结结构,使其与stem II结构域共轴堆积,进而诱导stem I与stem II结构域的预对接,使T-box折叠为可以结合tRNA的活性构象,而tRNA的结合则进一步诱导了stem I与stem II结构域的对接。此外,研究者也利用SAXS技术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建立了T-box核糖开关不同长度的转录中间产物(T77, T89)在不同镁离子条件下的溶液结构模型,并结合突变实验进一步证实了stem IIA/B假结结构以及S-turn结构基序在T-box识别tRNA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综合上述实验结果,研究者们提出了镁离子及tRNA介导的T-box核糖开关适配体的共转录折叠模型(图2),揭示了在转录过程中T-box核糖开关各个结构元件相互协同调控促进其折叠,最终保证其能高效、快速识别tRNA的分子机制。总的来说,该项工作揭示了镁离子以及分子内或分子间的RNA-RNA相互作用之间的微妙平衡在调控T-box核糖开关折叠以及功能中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方显杨研究员与清华大学生命学院陈春来副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博士后牛晓林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清华大学生命学院2017级博士生徐钟河,方显杨研究组研究助理张宇帆为该项研究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左孝兵博士收集了SAXS数据。该项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先导项目B、北京市生物结构前沿研究中心、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以及清华大学“水木学者”计划的经费支持。 摘引网址:https://news.bioon.com/article/53c68025e6e8.html 返回目录>> 研究揭示非经典炎症小体通路识别和活化炎症因子IL-18的分子机制 2023-11-27 生物物理所 天然免疫是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在清除病原感染和内源危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经典的炎症小体(inflammasome)通路通过活化下游的蛋白酶caspase-1,切割底物蛋白GSDMD释放其N端结构域的膜打孔活性,激活细胞焦亡的免疫应答。活化的caspase-1可以切割另外两个重要的炎症性细胞因子——IL-1β和IL-18。成熟的IL-1β与IL-18通过GSDMD在细胞膜上形成的分子孔道分泌到细胞外,发挥促炎性的生理功能。 细胞内的另一类天然免疫受体caspase-4/5以及小鼠的同源蛋白caspase-11,可以直接识别革兰氏阴性菌的脂多糖(LPS)而寡聚激活,通过切割共同的底物蛋白GSDMD介导细胞焦亡的发生,这一通路被称为非经典炎症小体(noncanonical inflammasome)通路。与经典的炎症小体通路主要存在于天然免疫细胞(如单核/巨噬细胞)不同,非经典炎症小体通路还广泛存在于许多非免疫细胞中,表明其重要的免疫防御功能。此外,Caspase-4/5/11已知的生理底物只有GSDMD,是否存在其他在天然免疫中发挥重要功能的底物并不清楚。 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丁璟珒研究组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邵峰团队合作,在《自然》(Nature)上,在线发表了题为Recognition and maturation of IL-18 by caspase-4 noncanonical inflammasom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炎症因子IL-18是非经典炎症小体通路caspase-4/5的生理底物,并进一步揭示了天然免疫通路中caspases识别和活化IL-18的精确分子机制。 研究发现,前体形式的IL-18(Pro-IL-18)在许多非免疫细胞系中广泛表达。这些细胞缺少经典炎症小体通路中加工Pro-IL-18的蛋白酶caspase-1,但普遍表达完整的非经典炎症小体通路,利用LPS处理或细菌感染激活胞内的caspase-4,在引起细胞焦亡的同时,也可以介导Pro-IL-18的切割和成熟炎症因子的释放。研究进一步利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在体外生化实验中证明,激活形式的caspase-4可以高效地直接切割Pro-IL-18,其切割位点和caspase-1完全一致,即发生在Pro-IL-18前体肽序列(propeptide)的第36位天冬氨酸残基(D36)之后,且D36之前的四肽序列(LESD)是切割所必需的。 利用痢疾杆菌效应蛋白OspC3特异性结合caspase-4/11的ARD结构域作为辅助因子,该研究解析了OspC3ARD−caspase-4−Pro-IL-18三元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复合物结构清晰地揭示了Pro-IL-18以双位点的结合方式对称地结合在caspase-4二聚体界面的上下两端。其中,切割位点LESD四肽序列深入caspase-4的酶活中心,形成第一个作用界面;而在caspase-4二聚体界面上,分子间β折叠作为caspase-4的外位点(exosite)与Pro-IL-18的propeptide和附近的结构元件,形成另一个作用界面。该exosite正是caspases识别焦亡底物蛋白GSDMD的关键位点。 三元复合物的结构首次揭示了Pro-IL-18精细的结构特征。Pro-IL-18的propeptide通过分子内相互作用与切割后的部分形成完整的球形结构,并直接参与caspase-4 exosite介导的特异性识别。Pro-IL-18切割后的部分与成熟形式的IL-18在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需要发生剧烈的构象变化和局部的结构重排,产生新的结构元件,而这些新的结构元件对于成熟的IL-18与受体IL-18Rα结合至关重要。这表明caspases切割后的IL-18存在一个明确的结构成熟过程,从机制上解释了pro-IL-18无法结合受体发挥生理功能的原因。 进一步,通过序列和结构同源性分析以及突变实验验证,研究证实非经典炎症小体通路的caspase-5和经典炎症小体通路的caspase-1是通过保守的双位点结合方式特异地识别和活化Pro-IL-18。该研究还发现小鼠的caspase-11不能有效地切割和活化鼠的Pro-IL-18。在炎症小体研究领域,人们往往使用小鼠作为实验对象与工具,这是caspase-4−IL-18这条通路长期未被发现的原因之一。而研究通过序列和结构比较发现,caspase-11的exosite区域负责识别Pro-IL-18的关键氨基酸残基与caspase-4并不保守,破坏了其识别和切割Pro-IL-18的能力,将这些位点突变成caspase-4对应的残基,可以使caspase-11重新具有加工和活化Pro-IL-18的能力。 该工作发现并证明了炎症因子IL-18是非经典炎症小体通路活化的caspase-4/5的生理底物,并完整地揭示了天然免疫通路中caspases识别和切割Pro-IL-18,以及Pro-IL-18被加工后成熟为有生理功能的炎症因子的精确分子机制。成熟的IL-18重要的生理功能是诱导INFγ的产生、促进Th1型细胞免疫,非经典炎症小体通路识别和活化炎症因子IL-18的发现,为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对话提供了全新的认知。临床上,血液中高水平的IL-18与多种自身免疫疾病相关,如特异性皮炎、炎症性肠病和幼年特发性关节炎。这一成果为探索这些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开发新的干预策略提供了全新思路。 研究工作得到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技术部、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的支持。 摘引网址:https://news.bioon.com/article/eead80255633.html 返回目录>> 舆情信息 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服务 2023-11-28 光明日报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方案提出,聚焦创造高品质生活,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有机嵌入社区、公共服务项目延伸覆盖社区,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人民群众的幸福家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主要建设什么样的服务设施?如何确保方案有效落实?11月27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回应。 方案明确,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范围覆盖各类城市,优先在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00万人的大城市推进建设。综合考虑人口分布、工作基础、财力水平等因素,选择50个左右城市开展试点,每个试点城市选择100个左右社区作为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先行试点项目。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刘明介绍,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面向社区居民提供养老托育、社区助餐、家政便民、健康服务、体育健身、文化休闲、儿童游憩等一种或多种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楼底下享受优质服务,解决群众接送、跑腿之难,实现养老托育“离家不离社区”,降低公共服务和社会运行成本。 方案要求,按照精准化、规模化、市场化原则,优先和重点提供急需紧缺服务,确保便捷可及、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逐步补齐其他服务。刘明介绍,鼓励各地探索专业性机构连锁化、托管式服务,把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运营好,构建“街道—社区—小区”服务体系。 方案提出,根据城市人口分布及结构变化等,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重点面向社区居民适宜步行范围内的服务需求,优化设施规划布局,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把更多资源、服务和管理放到社区,布局建设家门口的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永新说,方案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功能有机融入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是进一步增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能力的有力举措,对于加快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把养老服务快捷送到老年人身边、周边、床边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长徐拥军认为,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可以为3岁以下婴幼儿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多种形式的照护服务。 方案明确,多渠道拓展设施建设场地空间。按照“补改一批、转型一批、划转一批、配建一批”原则,推动各地开展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场地空间拓展攻坚行动。通过拆除、腾退老旧小区现有空间,整合社区用房、产权置换、征收改建等方式,补建改建一批居民急需的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张雁介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全面开展城市体检,摸清社区设施底数短板;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因地制宜建设社区设施;加强和改进住宅物业管理,助力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128/c14739-40127089.html 返回目录>> 以人文建设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视野) 2023-11-28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一些医院管理者、医务工作者,把哲学问题跟医疗问题分开了。实际上,医学本身是人文学,而人文学是哲学的一部分,医学从诞生之时就已经与人文融为一体了。医院高质量发展,一定要以人为本,做好人文建设,这是主线。为此,我们在办院宗旨上提出了“三个为本”。 首先,以患者为本,为患者提供精准、安全和有温度的医疗服务。精准、安全是医疗质量的问题,有温度是人文关怀的问题,合起来就是以人民为中心,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解决就医问诊的痛点。 比如,广为诟病的看病难问题,随着就医流程的不断优化,现在主要不是体现在门诊看病难上,而是手术难,尤其是一些大医院里,患者住院后,得等上一阵时间才能排上手术。如果是外地人,比如要等一周时间,一家人陪着又吃又喝又住,几万块钱就没了,看病难同时也造成了看病贵。 对此,我们调整了手术时间,一方面,要求周六周日专家要加班去做手术,另一方面,平时的晚上也要加班做手术。这就是解决患者最大的问题。 其次,以职工为本。医院职工也是人民的一部分,也需要追求获得感和幸福感。医生怎么就幸福了?在学术上有造诣,经济上有收获,但更大的获得是给老百姓提供了优质服务,治好了病,得到了患者的感念。人家打从心里边感谢的那种获得感,是非常珍贵的。因此,创造条件和环境,提供便利和帮助,让职工获得从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是人文建设的一部分。 第三,所有职工要以医院为本,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因为医院是所有职工的家,医院不往前发展,科室就发展不了,个人也发展不了。 就这样,我们医院3年前制定下人文建设路线,从“三个为本”开始往前推进,激发了科室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职工每天以人为本去做事,觉得有贡献,从贡献中获得精神和物质激励,提升了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推动了医院往前发展。这就是文化建设之路带来的良好效果。 如今,安贞医院所有的医疗行为和运行全都面向患者,不仅让患者获得了比较好的就医体验,整个医院的运营效益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相通的。 人文体现在我们做的每一件小事、每一点改变上,让患者、让职工切身感受到我们是在替他们着想。因此,要想真正管好一家医院,靠的是文化,而文化就是人文,就是人民的获得感。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128/c14739-40127059.html 返回目录>> 中医药已传播到196个国家和地区 中医药“出海”迈出新步伐 2023-11-28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柬埔寨中医药中心”在柬埔寨首都金边揭牌;肯雅塔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和肯尼亚山东商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签署合作备忘录,计划在肯尼亚合作成立“中国—肯尼亚中医药中心”……近期,多方推动中医药文化加快“走出去”,中医药“出海”迈出了新步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中医药已经传播到世界196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治疗人数已达世界总人口的1/3以上。今年1月至9月,扬子江药业集团的蓝芩口服液、枸橼酸他莫昔芬等10多个中药和原料药在俄罗斯市场的出口额同比增长299%。截至10月中旬,扬子江药业集团累计有98个品种出口到31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企业在国际化发展中,注重发挥在中医药领域的资源优势,传播中医药文化和理念,助力建设‘健康丝绸之路’。”扬子江药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徐浩宇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医药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改善民生、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增进文明互鉴、促进民心相通、维护人类健康福祉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让中医药更好地“走出去”,一系列政策措施出台。202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印发的《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进一步扩大中医药全球应用范围。今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提出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在政策助力下,中医药企业积极参与推动中药标准与国际接轨。扬子江药业集团承担了15个中药材《欧洲药典》植物专论研究工作,其中蓼大青叶、水红花子、虎杖、鱼腥草、泽兰5个品种已载入《欧洲药典》。蓼大青叶成为中国参与研究的首个进入《欧洲药典》的中药材品种。 “要推进中医教育,在国内学习中医的留学生,在国外参加培训的中医师、针灸师等,都是中医药国际化的基础。”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邓勇说。 为持续加强与国际医药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扬子江药业集团加大国际人才培养力度,与中国药科大学探索共建留学生产教融合教育中心,首期来自东南亚和非洲的13名留学生,已开展一系列专业学习。9月,扬子江药业集团与法国里昂商学院共建“大健康产教融合创新中心”,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化人才。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128/c14739-40127054.html 返回目录>> 辽宁印发食品安全工作考核办法 2023-11-28 健康报 本报讯(记者 邹欣芮) 近日,辽宁省政府印发《辽宁省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实施办法》。《办法》明确,考核工作由省食品安全领导小组(食品安全委员会)统一领导,考核对象为各市政府和省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管委会。 《办法》规定,考核内容主要包括食品安全基础工作推进、年度重点工作落实、食品安全状况等,同时设置即时性工作评价、加分项和减分项。考核采取评分法,基准分为100分。考核程序包括日常考核、年中评价、食品安全状况评价、市级自评、结果通报。考核结果分A、B、C、D四个等级,作为各市政府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奖惩和使用、调整的重要参考。 《办法》指出,对在食品安全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和辽宁省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对在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中弄虚作假的,除考核降级、按规定约谈以外,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依规依纪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摘引网址:https://www.jkb.com.cn/news/industryNews/2023/1128/491753.html 返回目录>> 浙江杭州:已发放生育补助1.27亿元 2023-11-28 健康报 本报讯(通讯员 何清 记者 郑纯胜) 记者从11月24日举行的浙江省杭州市卫生健康惠民举措推介会上获悉,截至目前,杭州市相关部门已累计审核通过二孩、三孩孕产补助1.59万人,审核通过二孩、三孩育儿补助1.58万人,累计发放生育补助1.27亿元。 今年8月,杭州市卫生健康委、杭州市财政局制定发布《杭州市育儿补助实施办法(试行)》,明确从2023年1月1日开始,向同一对夫妻怀孕(生产)二孩、三孩的杭州市户籍孕(产)妇发放孕产补助,其中二孩一次性补助2000元、三孩5000元;向同一对夫妻生育二孩、三孩且新出生子女儿户籍首次登记在杭州的家庭发放育儿补助,生育二孩的一次性补助5000元、生育三孩补助2万元。 杭州市卫生健康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杭州市育儿补助政策创新设立孕产补助的补助类别,规定育儿补助原则上由女方(新生儿母亲)提出申请,最早在怀孕满24周起即可申请,通过制度化手段引导和保障女性的家庭权益。 在生育补助发放路径上,杭州市卫生健康委聚焦数智赋能,开发建设市级人口均衡发展服务系统,实现户籍、婚姻、出生、死亡以及市民卡银行账号等5类数据互联共享。申请人通过支付宝、“浙里办”进入相应模块发起线上申请,系统后台借助大数据归集即能实现智能辅助审核,补助资金即统一发放到申请人名下的浙江省社会保障卡银行账户。 记者了解到,杭州还积极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事业,目前各类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的街道(乡镇)覆盖率已达99.48%,婴幼儿成长驿站数量达到594家。 摘引网址:https://www.jkb.com.cn/news/industryNews/2023/1128/491754.html 返回目录>> 广东:推动粤港澳中医药融合发展 2023-11-27 健康报 本报讯(记者 崔芳 特约记者 何丽平 通讯员 宋炳军)11月23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广东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情况。广东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广东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等介绍,广东立足粤港澳三地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锚定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目标,密集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推动粤港澳中医药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 徐庆锋介绍,在推进规则衔接、制度衔接和融合发展方面,广东相继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方案(2020—2025年)》及有关配套实施方案、《广东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实施方案》和《关于推进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在此基础上,搭建高质量的交流合作平台,广东中医药主管部门联合港澳卫生行政部门成功举办五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会,共促成85项中医药合作项目。在协作交流机制方面,成立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多领域专业联盟,建立粤港澳大湾区中药标准和中医药人才协同机制。 在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广东省药监局副局长王玲介绍,通过首创“港澳持有﹢大湾区内地生产”监管模式,发挥粤港澳三地中药产业各自的优势和特色,推动形成互补互动的产业链条,截至目前已有10个港澳外用中成药获批内地注册上市;推动大湾区内地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成功跨境至澳门使用,目前广东省中医院首批6个院内制剂获批跨境至澳门镜湖医院临床使用;支持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建设粤澳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中心、粤港澳中医药政策与技术研究中心等一系列平台,提升横琴发展中医药产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摘引网址:https://www.jkb.com.cn/news/industryNews/2023/1127/491740.html 返回目录>> 西藏:健全养老服务 守护“夕阳红” 2023-11-28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新华社拉萨11月27日电 (记者王泽昊)未至隆冬,西藏那曲市聂荣县,这座海拔4700多米的藏北小城,最低气温已达零下22摄氏度,走在路上,刺骨的寒风直往领口里钻。 但当记者走进聂荣县特殊困难人员集中供养服务中心,屋内的暖流扑面而来,几株青翠的树苗为萧瑟的冬季增添了些许生机。耄耋之年的楚吉靠坐在阳光房的沙发上,惬意地享受着正午的暖阳。手中的木碗里,酥油茶冒着热气。 “我年纪大了也没有家人,能在这里享受免费的集中供养,没想到我的晚年生活会这么幸福。”楚吉感慨。 在那曲还有很多像楚吉一样的特困老人,受益于西藏自治区推行的集中供养服务政策,他们的生活得到更舒适的保障。那曲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那曲现有养老服务场所13家,集中供养特困老人1000余人,分散供养特困老人近800人。 近年来,西藏为持续巩固政府兜底养老服务工作,投资建设80家特殊困难人员集中供养服务中心。截至2022年底,已有5800余名有意愿的特困老人实现了集中供养,有效保障了政府兜底特殊群体的养老服务。 在拉萨市社会福利院,老人们围坐在长桌边喝茶打扑克,气氛温馨和睦。“我在这住了快20年了,环境和设施不仅越来越好,娱乐项目也很丰富,感谢党和政府让我们晚年的生活能够如此舒适精彩。”81岁的娣姬说。 “下一步,我们准备在院区内建立诊所,方便老人就医,进一步做好医养结合。”拉萨市社会福利院负责人邓君说。 拉萨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拉萨市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机构运营机制改革,依托智慧养老平台建设及巡视探访服务等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实施居家养老服务和“公建民营”社会化养老服务模式,推动养老服务供给结构不断优化。 阿里地区噶尔县昆莎乡74岁的次仁拉松老人膝下无子,生活无法自理,5年前搬到阿里地区特殊困难人员集中供养服务中心生活。“别看外面冷飕飕的,但屋里早就供暖了。”他喝着酥油茶说,“护理员经常帮我们洗衣服、剪指甲、洗澡。我们不仅身上暖和,心里更是暖暖的。” 随着城乡一体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在西藏,越来越多像次仁拉松一样的老人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拥抱幸福“夕阳红”生活。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128/c14739-40127051.html 返回目录>> 长期便秘 警惕“糊涂”风险 2023-11-28 北京青年报 美国布莱根妇女医院和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初步研究发现,慢性便秘不仅是肠道健康的一个指标,也是思维功能下降的一个潜在警告信号。 研究团队选取了三项大型研究的数据,这些研究几十年来一直在跟踪超过10万名美国医疗专业人员。分析结果显示,平均而言,与每天排便一次的人相比,报告有慢性便秘(每周排便不到三次)的人其客观测试得分较低。类似的,便秘的人其主观认知功能的得分也较低。也就是说,他们的大脑表现出了老化的迹象。与排便频率正常的同龄人相比,便秘的人在记忆和思维测试中的表现通常较差,相当于大脑多老化了三年。他们报告自己的认知功能正在下降的可能性高出了73%。 研究人员还发现,便秘和认知功能较差的人产生丁酸的肠道细菌相对较少,丁酸是一种有助于控制炎症的重要脂肪酸。 在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国际会议上宣读的这项研究认为,便秘和认知功能是通过肠道微生物群联系在一起的。居住在肠道中的大量细菌在许多身体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理论上来说,便秘是与认知功能较差相关的肠道微生物群的一个症状,但这一点还有待证实。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128/c14739-40127121.html 返回目录>> “海鲜陪衬”紫苏叶 泡水竟能治感冒发烧 2023-11-28 北京青年报 在海鲜料理中,紫苏叶常作为生鱼片必不可少的陪伴物,不仅去腥还能提味增香。不过,你可知道,它还有很多的药用功效。这个天儿拿它泡水喝,不仅可以治疗感冒,还有退烧抗菌的神奇功效。 这个海鲜陪衬不简单 紫苏叶的最常用别名是紫苏,也是它最为广泛的称呼之一。紫苏叶因其叶片呈紫色而得名,其他常见别名有赤苏、苏子叶、洋苏、紫苏菜和紫苏脆片。这些别名通常与紫苏叶在当地的应用、特征或外观有关,但它们都指代同一种植物——紫苏。 紫苏叶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叶,叶片多皱缩卷曲、碎破,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形,紫色或紫绿色,质脆。紫苏叶味辛,性温,归肺、脾经,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等功效。 解表散寒:紫苏叶能散表寒,发汗力较强,常用于风寒表证,如恶寒、发热、无汗等病症,常配生姜同用;如表证兼有气滞,可与香附、陈皮等同用。 行气和胃:紫苏叶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恶,不论有无表证,均可应用,取其行气宽中的作用,临床常与藿香配伍应用。此外,紫苏叶能行气安胎,常配砂仁、陈皮同用,可缓解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用它泡水能治多种病症 紫苏在中医处方中一般是入复方使用,但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紫苏叶泡水喝用以治疗一些病症。 治疗风寒感冒 如果身体患有风寒感冒会出现怕冷、气短、咳嗽等症状,就可以服用紫苏叶水。通常,我们都选择较嫩的紫苏叶芽,适合生吃,同时也可做汤或者煮粥。如果将紫苏叶进行腌制服用,最好是老一些的叶子。 退烧 多数的婴幼儿出现发烧症状的主要原因是外感风邪,喝紫苏叶水对身体发汗是一个很好的退烧选择。同时,也可用晒干的紫苏叶用开水冲泡之后给孩子身体进行擦拭,也有退烧作用。这是因为紫苏叶具有芳香化浊以及辛温解表的作用,服用后能令身体快速发汗达到退热效果。 抗菌 专家通过实验发现,紫苏叶能够有效地抑制试管中葡萄杆菌的生长,所以紫苏叶具有一定的抗菌疗效,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 治疗低血压 紫苏叶中提取物的主要成分是紫苏醛,它能够有效地升高体内的血糖含量,若身体属于低血压体质,不妨日常可以喝一些紫苏叶水。 直接嚼着吃还能抗氧化 说了这么多它的医学方面的作用,我们再讲讲紫苏叶作为食物的应用。紫苏叶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它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的作用,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 此外,紫苏叶还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维持消化系统的健康。紫苏菜是紫苏叶在食品中的应用名称。紫苏叶因其独特的香味和风味,常被用于制作各种菜肴和调味料。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128/c14739-40127117.html 返回目录>> “生鲜灯”全面禁用、牙膏产品宣传有新标准,12月新规来了 2023-11-27 央视新闻客户端 12月将至 一批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新规即将施行 涉及食品、社会保险等方面 一起了解↓↓ 牙膏功效宣传不得误导消费者 《牙膏监督管理办法》自12月1日起实施,《办法》规定: 牙膏的功效宣称应当有充分的科学依据。牙膏备案人应当在备案时公布功效宣称所依据的文献资料、研究数据或者产品功效评价资料的摘要,接受社会监督。 牙膏标签禁止标注下列内容:明示或者暗示具有医疗作用的内容;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违反社会公序良俗的内容;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国家标准、技术规范禁止标注的其他内容。 社会保险经办领域首部行政法规 让群众少跑腿 社会保险经办领域首部行政法规《社会保险经办条例》将于12月1日起施行,对社会保险经办作了系统规定,明确要求: 取消有关法规、规章和工作流程要求的结婚证明、工伤认定结论、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证明等证明材料。 将工伤医疗费用、康复费用等手工报销的办理时限统一规范为20个工作日内,申领生育津贴的办理时限统一规范为10个工作日内。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采用授权代办、上门服务等方式,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便利。 “舌尖上的农产品”质量保障有新规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自12月1日起施行,进一步规范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行为,保障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 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不得使用对食用农产品的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的照明等设施误导消费者对商品的感官认知。 鲜切果蔬等即食食用农产品应做好食品安全防护,防止交叉污染。 为户外休闲撑起一把“伞” 《庭院凉篷》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自12月1日起实施,该文件的制定和出台将填补该类产品缺乏标准规范的空白,有利于庭院凉篷产品质量的提升以及行业的发展,为企业出口提供保障。 文件首次对庭院凉篷从产品分类、原材料、外观、产品完整性、尺寸、性能要求和安全要求等方面进行详细规范。 还有这些地方新规即将上线↓↓= 上海:全面实行临时居民身份证“跨省通办” 12月1日起,上海公安机关全面实行临时居民身份证“跨省通办”,外省市户籍也可以在上海申领临时身份证。 适用范围:公民在上海市办理跨省异地首次申领以及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期间,急需使用居民身份证的,可在证件制作完成前按需申领临时居民身份证。未满16周岁的公民,由监护人代为申领。 申请人凭居民身份证领取凭证,向受理其跨省异地居民身份证的公安派出所综合窗口申领临时居民身份证;由监护人代为申领的,还需提供注明监护关系的材料。 上海:家庭科学育儿指导站实现社区全覆盖 上海《关于进一步促进本市托育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于12月1日起施行,进一步明确托育服务发展的目标。 到“十四五”期末,托幼一体幼儿园占比达到85%,社区托育“宝宝屋”街镇覆盖率达到85%(其中中心城区达到100%),家庭科学育儿指导站实现社区全覆盖。 甘肃:散装食品销售有新规 《甘肃省散装食品销售监督管理办法》12月1日起施行:对散装食品的定义、责任制度落实、销售过程控制及散装白酒、食用油、酱油、醋等品类销售要求作出了更为系统、更为科学的规定。 生鲜肉类经营者不得将购进的生鲜肉预先加工成肉馅等产品形态进行包装销售或直接散装销售,应当根据消费者要求,现场将消费者购买的生鲜肉类加工成肉馅等产品形态。 销售散装白酒要有独立的盛装容器,标签标识应当清楚、明显、易于辨识;散装白酒盛装容器要符合“全过程密闭、注酒口实施加封、出酒口单向控制”的要求。 四川:明确小作坊重点监管食品目录清单 《四川省食品小作坊管理办法》将于12月1日起施行,对食品小作坊的许可管理、生产过程控制和风险分级等作出明确规定。 明确小作坊重点监管食品目录清单,实施分类许可。 将食品小作坊风险等级划分为低、中、较高、高风险四个等级。 山西:全面实施“互联网+职工门诊统筹”医保支付 山西将从12月1日起全面开始实施“互联网+职工门诊统筹”医保支付工作。 参保人员通过医保互联网医院网上问诊开具电子处方后,在定点医药机构购药也可享受职工医保门诊统筹待遇。 摘引网址:https://health.huanqiu.com/article/4FWkCpTUkrx 返回目录>> 虚拟体育,丰富健身选择(新生活 新体验) 2023-11-28 人民网-人民日报 10月,在激昂的乐曲和美好的祝福中,杭州亚运会圆满落下帷幕。一段时间以来,“沉浸式体验”亚运会掀起全民健身热潮:多地景区推出“体育+旅游”线路,家门口的体育公园、健身步道也越来越多。随着智能穿戴设备普及和健身行业数字化进程加快,不少健身活动也逐渐走上“云端”。一网相联、多屏互动,线上线下、随时随地锻炼成为潮流。 近年来,虚拟运动在国内方兴未艾。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提出,推动线上和智能体育赛事活动开展,支持开展智能健身、云赛事、虚拟运动等新兴运动。从在家中想玩就玩的虚拟现实(VR)健身游戏机,到各地陆续举办的虚拟体育赛事,虚拟运动正为全民健身提供更丰富的选择。 新体验 ·打破场地限制 ·丰富训练场景 ·降低受伤风险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与体育健康行业的不断融合发展,利用头戴式显示设备、手柄等进行虚拟运动让更多人实现了“运动自由”。 戴上VR眼镜,以第一视角驾驭滑雪板,伴随奇幻的寒风、音效,体验飞跃崇山峻岭的畅快;坐在划船机上,看着眼前虚拟仿真技术模拟出的大海、湖泊、河流场景,体会畅划大江大河的乐趣…… 夏日也能高山滑雪,内陆也能海上赛艇,在家就能与异地好友一同挥拍,作为新形态的运动健身方式,虚拟运动健身把传统体育的内容用虚拟的人机交互形式以及人工智能(AI)、场景仿真等高科技手段呈现,打破了时间、场地和环境等因素的限制。“虚拟运动是运动形式的一种有益补充,不需要太复杂的准备,低门槛、高体验,对于年轻一代有很强吸引力。”上海体育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李海教授说。 上海久事智慧体育有限公司总经理薛晶晶介绍,丰富有趣的虚拟体育场景,不仅能帮助运动者对抗训练“疲倦期”,也提高了一些项目的安全性。 在奥林匹克电竞周的竞技台上,吴静钰头戴VR视觉设备,身穿定位感应装置,与对手在虚拟世界进行一对一非接触式较量,连贯有力的动作赢得了许多观众的喝彩。“虚拟赛场为跆拳道爱好者提供了一个更开放的平台。这里没有性别、体重和年龄段的限制,大家可以在同场竞技中找到更多的乐趣。同时,在虚拟世界中的跆拳道不存在对抗性,降低了受伤的风险。这对不想进行身体对抗,但喜欢跆拳道的人来说是很好的选择。”吴静钰说。 新发展 ·数字基建催生新业态 ·虚拟体育蕴藏新机遇 ·体育产业激发新属性 虚拟运动兴起,得益于数字基建的完善和数字生态的发展。随着高速网络、虚拟/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生态逐渐完善,为虚拟运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电子云副总裁曹心驰介绍,目前虚拟运动的底层技术包括高并发网络平台,具有高安全、高性能特性的分布式云平台,大数据平台和数字孪生技术等。“高并发网络平台和分布式云平台可以很好地支持保障跨地域、多人次、高频次联动的虚拟体育赛事;大数据平台则可以快速分析一场赛事不同地域、人次的赛事成绩;数字孪生技术则可以把已有的城市数字资源转换成虚拟赛道。” 当前,虚拟运动健身将运动装备与健身软件、平台结合,推动虚拟现实终端及内容兼容适配,支持虚拟现实落地户外与室内、有氧与无氧、单人与多人、休闲与竞技等多元体育运动领域,逐步形成了大众健身的一种新业态。 2022年,上海创办了国内首个虚拟体育综合性赛事——上海虚拟体育公开赛。今年第二届上海虚拟体育公开赛于4月开启,久事智慧体育基于智能模拟设备和互联网竞赛平台,设置虚拟自行车、虚拟赛艇、虚拟赛车、虚拟滑雪、虚拟跑步和动感单车等七大虚拟运动项目。 科技赋能赛事发展,可以在打破环境限制的前提下有效激发体育的休闲娱乐及社交属性,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新机遇。“我们国家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虚拟体育提供了很好的机遇。这也是中国数字经济和体育产业融合的结果,有可能未来会创造出一个新的产业甚至是一个新的商业模式。比如可以通过虚拟体育赛事这样的平台,把单一的虚拟运动串联起来,形成一种规模经济;另一方面,可能在未来带动一些体育用品制造业进一步成长。”李海说。 新期待 ·VR设备更轻便 ·动作捕捉更精准 ·虚拟场景更多元 去年底工信部、教育部、文旅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布的《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提出,“支持发展运动项目与虚拟现实技术融合”“提升虚拟健身的大众认知度”。 面向未来,虚拟运动产品如何升级,走入更多百姓家? “从消费者角度看,他们比较关注舒适度、健身内容、价格等,这对VR设备的光学方案、芯片、电池等硬件配置提出了升级迭代的要求,未来的VR设备将会越来越轻便,也会愈加趋近无感化。”智能穿戴设备企业PICO的消费市场负责人易煊介绍,在内容方面,基于VR场景以及未来在混合现实上的探索,虚拟运动可以将更多元的场景融入其中,打破更多运动项目的壁垒;在体验方面,从业者应当不断升级技术,强化虚拟健身的“真实度”,实现更精准灵敏的全身动作捕捉、解锁全身玩法等。 吴静钰说,她这次使用的设备在经过针对性改进后会有更突出的互动性与可玩性,“这次,系统画面有时会出现失真,技术人员接下来应该会对信号的传输做出改进,我相信虚拟跆拳道在未来会有更好的使用体验。” 小贴士 虚拟运动注意事项 1.进行虚拟运动前,应仔细阅读相关项目的设备须知,正确使用设备不仅可以避免受伤,也能增强运动体验。 2.佩戴VR设备前,要先检查周边环境,确保做大幅度动作时不会碰撞到其他物体,如果VR设备通过数据线连接,最好将线路悬挂在头顶,避免运动时被绊倒。 3.做好热身准备,避免在运动中受伤,虚拟运动结束后,同样需要进行拉伸与放松。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128/c14739-40127045.html 返回目录>> 北京安贞医院大力推进“双心医疗” 治心 更护“心”(大健康观察·聚焦人文科室建设②) 2023-11-28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北京安贞医院近年来提出“双心医疗”的理念,相关科室致力于全面提升心血管临床医疗服务的质量,关注并改善心血管疾病中的心理情绪等致病因素,发展适宜技术,规范临床实践,在医疗科学体系中融入更多关爱,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促进人民群众全方位全周期的双心健康。 关心患者内心感受 一位82岁的老学者,躺在北京安贞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的病床上,经过积极的治疗本应为顺利拔除气管插管高兴,老先生却哭了起来。这是为什么? 急诊危重症中心主任米玉红,不久前向本报记者回忆了当时的情况:“我们按照程序拔除了气管插管,一边鼓励、一边清理老人口腔的痰液……这是再正常不过的操作了。但没想到,经历过抢救、气管插管、吸痰这些痛苦的过程他都没有哭,此时却因无法咳痰痛哭起来。” 在场的人一度不知所措。凭借着多年的经验,米玉红意识到,一个人连咳痰的力量都没有,还需要别人帮助,其内心往往会受到冲击甚至会出现自卑和颓废的情绪。因此,她没有丝毫犹豫,立马上前,拍拍老人的肩膀进一步安慰,凑近老人的耳旁送去鼓励,告诉他拔除气管插管之后都会有类似的过程。渐渐地,老人开始平复下来。 后来有人对这件事如此评价:“年轻时他是人群中的佼佼者,安排各种事务泰然自若,可如今吐口痰都需要别人的帮助,昏迷时没感觉,醒来后发现这一点,怎能不感到悲哀?身边的医护人员如同己出的儿女照顾自己,岂能不为之动容?感情是复杂的,表现是真实的。” “患者的痛苦,技术解决不了的部分可以通过人文来弥补。在急诊,没有任何一项技术能让患者瞬间释然,但是语言可以。这就是我提倡人文急诊、关心患者内心感受的原因。”米玉红说。 对此,同样面对危重症患者的心内重症中心(CCU)的副主任李江很认同。 “最开始说建设人文科室的时候,我们心里一方面是忐忑的,一方面是期待的。忐忑是因为在CCU重症患者达到90%以上,大部分患者下不了床,部分患者没有自主意识,能不能建设好人文科室,我们心里没有把握;但他们周围每天环绕着的,是大量冷冰冰的器械,最需要人文关怀,最需要有温度的医疗。”李江说。 安贞医院CCU由于救治的都是重症患者,对患者采用“半限制性”疗护方案,患者出不去,家属进不来。“在这里的时间长了,有的患者就会产生心理上的问题。有一个词叫‘监护室综合征’,患者本来身体上的病就很重,如果心理上再护理不好的话,必然会影响恢复。”李江说,“我们经常遇到一些患者,在CCU时间长了,或睡眠不好,或饮食变差,甚至强烈要求出院。他们在得到精神上的温暖和关怀以后,恢复效果就会慢慢好起来。所以从患者角度来说,建设人文科室,是很有必要的。” 让患者活得更有质量 CCU医生的夜班是从下午4时开始,结束的时间原则上是第二天上午8时,但实际上要看自己主管的患者病情是否稳定,如果患者病情不稳定,必须处理到病情稳定了才可以下班。 作为CCU的一名青年医生,朱佳佳最长的一次夜班上了24小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CCU的一条准则——“完整管理”。 “从一开始问病史到给他/她做检查,从诊断到治疗,从入院到出院,患者对你都是很依赖的,完整管理对患者的身心康复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对于一个年轻医生的成长也非常重要,有利于临床经验的积累、临床思维的建立。”朱佳佳说,“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会觉得处理好患者的身体疾病就好,但是逐渐会发现,患者不只是一个生物体,更是一个社会体,不管是心脏还是心理,都需要关心和帮助。” 在CCU,让患者“心”安,不仅仅是把患者从生死线上拉回来,让患者坚定地活下去,如何让他们活得更好、更有质量,也是医护人员要思考的问题。 温柔地给老人带上呼吸面罩,时刻关注透析仪工作状态及数据变化,替患者举着手机和家人视频通话……姜昕是一名刚工作5年的年轻护士,在她看来:“对这些高龄和重症患者,不仅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迅速的应变反应能力,更要给他们足够的心理安慰和人文关怀。” “我们给患者提供全住院周期的人文呵护。”李江说,入院的时候,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进行充分的、有针对性的宣教,缓解患者焦虑——让其知道进了CCU并不是那么可怕的事情;住院期间,心理医生早期就参与进来,配合医护团队给高危患者进行评分,力求早发现监护室综合征,主动进行预防和心理疏导;出院的时候,会给到患者4个处方——医疗处方、饮食处方、运动处方、心理处方。 “对高血压患者,我们提供低盐低脂的饮食方案、适量的运动方案;对心衰患者,我们提供如何限盐限水、如何康复的方案。”李江说,“我们希望患者早日以‘双心健康’的面貌回归社会。” 医患共同决策 在急诊危重症中心,患者的情况大都十分凶险。米玉红接诊过一位老年心梗患者,有很多并发症。“我们先用药物进行保守治疗,患者好转之后,家属说不想做手术,因为会诊医生通知说风险太大、太多。他们来问我的意见。”米玉红说。 “我说如果是我,肯定做,因为不做的风险比做的风险还大还多。”米玉红帮他们衡量了风险和获益的比例关系,“‘万一’肯定存在,作为医生,哪怕风险比例是万分之一的机率都要告知患者或家属。但是,是不是因为这万分之一可能的风险就放弃很成熟的技术,是需要权衡一下了。现在我们费了半天劲才把患者的病情稳定下来,具备了手术条件,如果不做手术,病情恶化再考虑手术,很可能完全失去了手术机会。最终,家属同意了,手术很成功。” 通过这件事,米玉红再次确认了自己的理念:“手术并发症的风险和不做手术产生并发症的风险,我需要充分告知,让家属在充分了解利弊的前提下理性选择,这才是真正的医患共同决策。” 医患共同决策是人文关怀的重要方面,是对患者及家属选择权的尊重。安贞医院CCU和急诊危重症中心的医护人员对此十分清楚,并积极践行,尤其在患者情况难以挽回的时候。 有一位91岁高龄的老人,在急诊危重症中心3个月的治疗期间,经历了有创气管插管、反复气管镜吸痰、间断的肾脏替代治疗和心力衰竭治疗等诊疗手段后,非常虚弱,有时连嘴里的痰都没劲咳出了,只能靠护士用手指“抠出来”。 勉强维持了一段时间之后,米玉红找到老人亲属“摊牌”:“我对老人基础情况的摸底,您认同吗?”回答:“没问题。” “如果我是亲属的话,医生已经充分评估病情及不理想的预后,那么医生的建议就应该是有说服力的,对吧?”回答:“对的。” “如果发病前就没有了高质量的生活,继续积极治疗下去,医疗费用不说,咱们需要考虑到老人此时此刻躺在病床上被痛苦折磨的心理感受,对吗?”回答:“对的。” “就这样,我们小心翼翼地聊着,亲属突然哭了,哭得很伤心,道出了没有来得及尽孝的遗憾、现在放弃有创治疗后于心不忍甚至会遭到社会‘谴责’的后顾之忧。”米玉红回忆说,“我递过去纸巾,没有说什么。最终,老人的亲属对我说了声‘谢谢’,我能够感受到他发自内心的释然和真诚的谢意。放下了思想上的包袱,他妥善将老人转回当地医院,陪老人走完后续的日子。” “相比没有任何生活质量的长寿,我更在意的是康寿。”米玉红说,“作为医生,除了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技术,还可以做什么呢?我可以明确说,还可以做很多有温度的事情。”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128/c14739-40127053.html 返回目录>> 别卷了 有的时候胖真的不怪你 这是不是你的减肥现状 2023-11-28 北京青年报 如今,“减肥”两个字充斥在我们工作生活的每个角落:起床洗漱的时候,收到一条新闻推送“某某明星一个月暴瘦多少斤,重回颜值巅峰”;来到办公室,听说某某同事使用减肥网红药,瘦了很多呢;中午去食堂打饭,新来的年轻实习生说她不要吃米饭,怕长胖;下班回家路上刷个购物直播,各店铺都是白瘦美的模特;晚上,电视节目告诉我们没有健康胖子这种说法。于是,我们打算减肥,不吃晚饭、不吃主食、拼命运动,结果一个月下来,肉没减多少,倒是感冒发烧了几次……想了想,减肥太难了不减了,一个月过去了比之前更胖了。那就下决心再减,换个办法,结果又失败又反弹……整个人都不好了,对身材又焦虑又抑郁。 这时,不如我们静下心来,好好了解下身体,我们为什么瘦不下来,放过身体也放过自己。 其实,瘦不下来有时真的不是你的错!肥胖可不简单是能量消耗大于能量摄入这么简单,看看这错综复杂的关系,它涉及到的内容比你想到的多得多,总的来说可以归结为七个方面:生理因素、个人体力活动、运动环境、个体心理、社会心理、食品消费、食物生产。 今天,营养科医生就来和大家详细聊聊我们“甩肉”有多不容易。希望看完后,你能放下执念,理性瘦身、科学减重。尊重自己的身体,把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作为目标,将更有利于我们激素和代谢的稳定,慢慢收获的不仅是身材,更是健康的身体。 零食不断? 中招“管不住嘴基因” 日常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人容易瘦,有的人容易胖。容易胖的小伙伴说,我天生就该胖吗?的确,一部分小伙伴是天生就容易胖。 首先,胖的小伙伴体内可能有“管不住嘴基因”——饥饿基因,基因让你更容易胖,还让你减肥更困难。 饥饿基因,我们称为肥胖基因,它是肥胖的常见易感基因,每个人体内都有,只是有人会发生变异。对肥胖基因没有变异的人群而言,他们吃东西是为了生理需求,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而已。所以,他们只有饿了才会想吃东西,吃饱了就会停下来,哪怕再美味的食物,大脑也不会出现“渴求”反应。 而对肥胖基因发生变异的人来说,他们吃东西会为了心理需求,从吃食物中获取乐趣。他们的大脑对食物特别是高脂肪食物的渴求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甚至超过来自胃肠的饱腹感信号,导致他们就算吃饱了也还能再吃点,两餐之间随时还能再来点小零食。而且,这个基因也可能让这些人更偏好高糖高脂的食物,如甜品。携带一个或两个风险等位基因的人的平均体重会比没有变异的人重1.2千克或3千克。 懒癌晚期? 喜提“迈不开腿基因” 同样的,我们的身体里可能还存在着“迈不开腿基因”——静止基因。2014年一项对肥胖症和代谢综合征的研究发现,肥胖症患者缺乏运动并不是他们主观上不想动。位于人类6号染色体长臂的D6S1009位点一直被认为与肥胖密切相关,其中SLC35D3基因会参与到多巴胺信号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而多巴胺信号主要负责运动控制、情绪的传递等神经活动。 研究人员发现,突变的SLC35D3会发生功能异常,最终导致多巴胺信号通路被阻断,进而使得运动量和能耗减少,最终引发肥胖症和代谢综合征。 喝凉水都长肉? 或是娘胎里带来的 肥胖的另一个天生原因是生命早期营养的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生命早期营养对肥胖的影响。、 生命早期是指胎儿期、哺乳期和断乳后的一段时间(一般指3岁以内,亦称“窗口期”)。此时机体处于旺盛的细胞分裂、增殖、分化和组织器官形成阶段,对外界各种刺激非常敏感,并且会产生记忆(又称代谢程序化)。这种记忆会持续到成年,对成年后的肥胖及相关慢性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 生命早期不良的膳食因素,包括妊娠期孕妇营养缺乏或过剩、完全人工喂养、过早断乳、过早添加辅食以及婴幼儿营养过剩等,不仅可直接影响婴幼儿体重及健康,还会增加成年后肥胖及相关慢性病的发病风险。 简单来说,如果我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营养跟不上,我们就会拼命地去获取能量,而这种短暂的适应可能会变成永久性的应答,让我们长大后更容易储存能量。 身上脂肪多? 运动消耗被打五折 还有很多朋友特别纳闷,为什么拼命运动,体重却不下降?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脂肪减少而肌肉增加了,所以虽然体重没变,但是身材会变好;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能量补偿机制的问题。 所谓能量补偿机制,就是身体想各种方法努力维持能量平衡,尽量避免出现能量负平衡。简单来说就是,当你节食的时候,身体很聪明,为了保护自己会降低基础代谢率。这个机制还会让你增加活动能量消耗时,可能去下降基础能量消耗来维持平衡,导致你即使增加了运动量,也不等于增加了总能量消耗。 这种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适应”就造成了“你少吃,它少用”、“不吃也不瘦”的现象。尤其是脂肪含量比较高的肥胖人群,在节食后容易发生更强的能量补偿。所以,他们的减肥也变得更难。 所以,这个机制会让你高估了自己的运动量。对体重正常的人来说,由于基础能量消耗减少,运动后的平均能量补偿为28%。通过运动所燃烧的热量中,有28%都被省回来了,只有72%才是额外增加的消耗。所以,以后我们要给自己的运动耗能打七折。但是,研究发现胖人和瘦人相比,运动之后的能量补偿效应似乎更大,节省能量的力度更强。较胖人群,运动消耗的能量有49%都被抵消了,辛辛苦苦做运动,消耗热量的效果其实只有将近一半!这就是所谓的能量补偿机制在发挥作用。如果此时,你还吃得不够、营养不足,会觉得浑身疲乏无力,代谢率会下降更多。也就是说,连你夜里睡着的时候,都比以前消耗能量少。 除此之外,运动还不可以忽略日常能量消耗。能量消耗用在三个方面,一个是基础能量消耗;一个是食物热效应,就是我们吃饭时候消耗的热量。没听错!我们一边吃饭一边也在消耗热量;还有一个就是运动消耗。运动消耗分为两部分,一个是主动运动消耗的热量,一个是非运动性活动热量消耗也就是日常活动消耗。我们去跑步、跳舞、游泳等有意识去做的运动为主动运动,而做家务、办公、聊天、抖腿等消耗的热量为日常活动消耗。 有时,我们做了主动运动后,可能会减少日常活动消耗,比如,我周六去上了一节运动早课,回来后就不太想动,只想歇歇、偷个懒,而如果我没有去上课,那我可能会在家洗洗衣服、打扫下卫生,或者出去遛遛弯。此时,如果测定一天的能耗,会发现虽然早课那会儿消耗大,但运动之后的日常能量消耗会比以前小,全天的能量消耗其实还是和以前一样! 补偿心理 让你减五斤又胖三斤 心理在减肥的过程中也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最近看到一个朋友发朋友圈说“胖得我焦虑、烦躁、暴躁,但想到减肥这个事就崩溃”。相信很多朋友都面临这个困扰,陷进减肥的魔咒走不出来。首先,我们要明白,肥胖并不代表不健康,我们更关注的是伴随肥胖而来的“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让肥胖人群更容易患上心血管和代谢性疾病。 如果肥胖或超重导致了健康问题(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或者你就想拥有苗条的身材,那减肥的目的也是健康,而不是对现在的自己进行否定。 我从来不建议大家把减重多少斤作为目标,想想有多少次你因为没有达到减肥目标(我要1个月减10斤或者像某明星一样2周瘦10斤)而放弃减肥。或者,有没有因为减重5斤就奖励自己一顿火锅,结果又胖回来3斤的时候。还有类似的情况,如从健身房出来的路上奖励自己一块蛋糕,拒绝了别人给的薯片而奖励自己一杯低糖奶茶。这些无形中都阻碍了我们减肥,还有可能让我们过后有负罪感。 总自我创造需求? 不胖才怪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资源丰富的时代,面临着各种美食和广告语的诱惑。我们需要警惕是否真的需要这个食物。比如,不断推陈出新的口味,麻辣小龙虾味糖果、藤椒巧克力等等,让我们明知糖果巧克力阻碍减肥的同时忍不住去尝试。还有,我们是否会看见低脂或者低糖两个字就去购买某种食品呢?殊不知某些低脂食物可能糖含量较高,某些低糖食物只是没有添加额外的糖而已,也还是精制碳水化合物。就算是低脂低糖低热量的食物,在我们并不需要它的时候,你只是馋了想吃,并不是因为饥饿,那也是额外摄入的热量。像酸奶、沙拉、燕麦……这些所谓健康食物,还有标注了绿色、天然、有机……字样的食物,有多少是在不需要的时候吃的呢?或者因为它健康,就多吃,反而导致热量增加的呢? 在这,告诉大家,有个调查发现,酸奶已经成为我们摄入精制糖的主要来源之一,所以,不要把目光集中在商家希望我们看到的宣传语上,而是放在客观的营养成分表和配料表上。 一直瘦不下来? 可能缺这个维生素 关于食物生产和消费还有一个原因导致我们减肥失败,那就是B族维生素缺乏。B族维生素家族中的大部分在体内起着辅酶的作用,在能量的代谢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维生素B1主要与葡萄糖的利用和体内的能量代谢关系密切,维生素B2和B6在体内脂肪的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多种B族维生素都是协同作用的,缺少了谁都有可能造成能量代谢障碍。能量代谢障碍,会让减肥难上加难。 所以只吃精制碳水化合物或者不吃主食减肥的小伙伴,可能会因为B族维生素缺乏而导致减肥困难。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128/c14739-40127113.html 返回目录>> ————————————————————————————————————————————————————— 《每日剪报》编发人员: 采集:罗 燕 编排:聂孝汉 审校:张 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