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厄尔尼诺已形成 今冬气温或偏高

发布时间:

2023/11/15

来源:

科技日报

浏览次数:

2446


11月8日立冬。虽然眼下在节气上已经进入冬季,但全国各地似乎在经历“冰火两重天”。最近,我国黑龙江、山西、陕西、河南等地均发布暴雪预警。其中哈尔滨市今冬第一场雪就达到了大暴雪级别,降雪过后黑龙江省部分地区的降温幅度达12摄氏度。据此,有网友推测,今年会是一个冷冬。

然而,在另一些地区,气温却迟迟不肯下降。中国气象局官网数据显示,上周安徽省合肥市最高气温22摄氏度,远高于该地1981年至2010年11月最高气温(16摄氏度)。相似的情况,在浙江省杭州市、湖南省长沙市等地也出现了。不少人据此预言,今年可能是一个暖冬。

这些看似反常的气候现象,和冷冬暖冬是否相关?今年到底是冷冬还是暖冬?针对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判断冷暖冬有严格标准

资料显示,冷冬和暖冬均属气候名词,它表示的不是某一日或短期的气温情况,而是指整个冬季(12月至次年2月)的气温与历年平均水平的对比情况。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制定的《冷冬等级》国家标准和《暖冬等级》国家标准,判定冷暖冬的基本要素为冬季3个月的平均气温,在空间上分为气象观测单站、区域、全国三个范围等级。

在区域总站数方面,暖冬站数超过总站数的50%,即为暖冬;冷冬站数超过总站数的50%,即为冷冬。在全国有效面积方面,暖冬面积超过全国有效面积的50%,即为暖冬;冷冬面积超过总站数的50%,即为冷冬。

由此可见,要想判断这个冬季是冷冬还是暖冬,需等冬季结束后才行。

那么,为什么我国11月上旬的天气会出现“冰火两重天”呢?

“目前,厄尔尼诺事件已经形成并达到中等强度。”北京市科协防灾减灾智库专家、北京市气候中心主任王冀表示,目前受厄尔尼诺影响,西太平洋副高偏强、脊线偏北,有利于暖湿空气长时间聚集在我国南方地区,并不断向北输送,因此南方始终在暖湿空气控制中,气温较常年明显偏高。

“我国北方地区在频繁冷空气和北上暖湿空气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明显的降雪天气,雪后气温明显下降。不过,南下的冷空气势力不强且移动速度较快,因此南方受到的影响较小。”王冀说。

此外,记者了解到,进入11月,虽然北方冷空气势力较强,但今年我国多地却入冬推迟。相关专家表示,今年秋季以来,我国北方气温异常偏高,虽然东北大部、华北西北部、西北大部等地已经入冬,但上述大部地区入冬时间较常年偏晚。

“这是因为欧亚中高纬度地区以纬向型环流为主,我国受高度场正异常控制,西伯利亚高压强度总体偏弱,导致我国大部地区气温持续偏高。”王翼表示。

整体偏暖但有阶段性变化

那么,从气候的角度来预测,今年我国冬季是偏冷还是偏暖呢?

王冀表示,目前的厄尔尼诺事件预计将至少持续到2024年4月,会间接推动我国冬季气温偏暖态势的形成。此外,从总体上看,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偏弱,今冬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可能接近往年平均值或偏高。

“尽管今冬全国气温整体可能偏高,但仍会出现阶段性的气温变化。”王冀指出,今年前冬的冷空气强度较弱,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而后冬冷空气活动频繁,东北北部、内蒙古东部、华北、新疆北部、青海南部等地阶段性强降温、强降雪过程都会很明显。“即便后冬冷空气活动频繁,但它不会影响今年冬季我国整体气温偏高的趋势。”王冀说。

统计数据显示,在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下,冬季气温起伏通常较大,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出现次数往往偏多。相关专家提醒道,公众应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或减少衣物。此外,北方地区在面对强降雪时,要注意警惕路段积雪和结冰可能导致的交通拥堵或事故,强降雪地区设施农业区和牧区要提前做好温棚和牲畜圈舍的防风加固和防寒保温工作,及时清除棚顶积雪。

联系电话

028-85580303

周一至周五 9:00-17:00